[发明专利]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2514.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常天英;崔洪亮;赵兴文;张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84/12;H04L9/08;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ifi 安全 通信 穿墙 雷达 远程 协助 系统 方法 | ||
1.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穿墙雷达装置,所述穿墙雷达装置的发射天线能够发射超宽带电磁波,穿透墙体射到墙体后的人员目标上,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宽带电磁波,提取人员目标信息;
至少一个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与穿墙雷达装置进行连接,通过无线网络模块,穿墙雷达装置将探测的人员目标信息上传至远程协助系统中心;
远程协助系统中心,包括远程协助监控系统,所述远程协助监控系统对穿墙雷达装置检测的实时目标数目和位置进行时间的积累,对得到的设定累积次数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左右接收天线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配对,丢弃没有配对上的数据;对于配对成功的数据,对目标相对天线的距离R求平均,并求出概率最大的目标个数,根据条件判断确定最终准确的目标数目和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协助监控系统包括无线数据接收与处理子系统、穿墙雷达装置实时子系统、报警及处理子系统;
无线数据接收与处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穿墙雷达装置发送的人员数据,根据通信协议,按照设定的程序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识别;
穿墙雷达装置实时子系统:将穿墙雷达装置的实时数据以绘图技术绘制人员目标的运动轨迹,动态显示人员目标状态,同时显示穿墙雷达装置的射频模块信号的频率和幅值信息、网络连接状态以及电池电量;
报警及处理子系统:提供异常报警的应对措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协助监控系统通过无线路由器的Infra模式与穿墙雷达装置进行数据交互;
穿墙雷达装置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加入到无线路由器创建的无线网络中,通过路由器将数据上传到远程协助系统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协助监控系统通过Adhoc网络模式与穿墙雷达装置进行数据交互;
与穿墙雷达装置相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如果检测到集中器,则通过集中器发送数据,如果没有集中器的话则发送到就近的节点,由节点再向集中器发送数据;
如果没有收到集中器的回复,与穿墙雷达装置相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检测组网是否改变,组网如果改变,则按照新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组网没有改变则继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协助系统中心还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穿墙雷达装置的配置信息、人员实时记录及历史记录信息、穿墙雷达装置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故障报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雷达装置包括:扫频源、射频模块、天线、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扫频源和天线分别与射频模块连接,射频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采用一发二收结构,一个发射天线将功率放大后的LFM-CW电磁波向空间辐射,两个接收天线接收经墙体和目标反射的电磁波。
8.基于WiFi安全通信的穿墙雷达远程协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初始化,为所有的穿墙雷达装置分配ID;
(2)判断网络模式,如果是Adhoc模式,则穿墙雷达装置进入Adhoc工作模式;如果是Infra模式则穿墙雷达装置通过自身连接的无线网络装置连接到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路由器向远程协助系统中心发送人员数据;
(3)远程协助系统中心接收穿墙雷达装置发送的人员数据,并开启计数器,对累计设定次数的数据进行存储,根据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解析、识别,同时将数据所包含的人员信息、穿墙雷达装置信息、目标数目进行存储;
(4)远程协助系统中心对接收到的设定次数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左右接收天线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配对,丢弃没有配对上的数据;
(5)数据完成配对后,对目标相对天线的距离R求平均,并求出概率最大的目标个数,根据条件判断确定最终准确的目标数目和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5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消火栓
- 下一篇:一种火灾报警联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