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悬浮态外循环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2594.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苏琦;杜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领向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悬浮 循环 烘干 设备 | ||
本发明为一种雾化悬浮态外循环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器、循环分离器和旋风筒,经外部管道输送来的污泥,由雾化喷头在烘干器内进行雾化,雾化后的污泥以悬浮态和热气体进行换热,脱水,烘干器的含尘废气中的较大颗粒在烘干弯头底部会自然沉降至集灰仓被送入打散机;循环分离器,与烘干延长管顶部连接,底部与下料管连接,下料管通过物料分散器连接烘干器,来自烘干器的含尘废气,在循环分离器内大颗粒被收集后送入打散机;送入打散机的大颗粒被二次分散,小颗粒被废气作为成品带出,经与循环分离器顶部连接的旋风筒收集。本发明通过外循环系统将大颗粒分离并打散后继续烘干,使得烘干机单位体积烘干容量增加,物料烘干完全,系统热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泥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悬浮态外循环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识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废水的排放标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各个生产企业、工厂普遍建立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的增多势必使工业污泥的产量增多。工业污泥是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沉淀聚集物。工业污泥中一般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刚产生的污泥都呈黑色或黑褐色,呈粘滞状,而且颗粒很细,含水一般在30%~70%左右。如果不经处理,随处堆放或直接填埋,占用大量场地,而且将会对地下水、生态环境等造成二次污染,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如果合理地开展综合利用,工业污泥将变成宝贵的二次资源。
工业污泥处理过程中高含水率是其进一步处理及资源化的最大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悬浮态外循环烘干设备,克服了现有工业污泥烘干设备存在的不足,实现了污泥的大颗粒外循环打散烘干,提高体积烘干容量,系统热效率,物料烘干完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雾化悬浮态外循环烘干设备,包括:
烘干器Ⅰ,烘干器Ⅰ包括上下多节的本体01,各节本体01之间以喷腾缩口02连接,最下一节通过底部喷腾缩口03连接打散设备05,打散设备05内上部位置有雾化喷头04,进料管与雾化喷头04连接,打散设备05的下部连接进风管08,底部为集灰仓06,集灰仓06底部设有带锁风阀一07的排料管;
循环分离器15,与烘干器Ⅰ的上部出口连接,含尘气体切向进入循环分离器15,循环分离器15的顶端设有出风管一17,底部出口通过带锁风阀三16和物料打散机10的下料管接烘干器Ⅰ上的物料分散器09;
旋风筒19,与出风管17连接,含尘气体切向进入旋风筒19,旋风筒19的顶端设有出风管二18,底部出口连接带锁风阀20的下料管。
所述烘干器Ⅰ的上部出口通过烘干延长管14连接循环分离器15,烘干延长管14为U形,其底部的U形烘干弯头13下设置集灰仓12,集灰仓12通过带锁风阀二11的回料管接物料打散机10的进口,经烘干延长管14初步分离出的粗料由物料打散机10打散后再返回烘干器Ⅰ。
所述雾化喷头04为机械雾化喷头或压缩空气雾化的双流体喷头。
所述雾化喷头04的雾化颗粒范围在3000μm以下。
所述物料分散器09连接在烘干器Ⅰ的最下面一节的下部。
所述烘干器Ⅰ的最下面一节中设置有分散锥。
所述烘干器Ⅰ的入口风速15~20m/s,内部风速10~30m/s。
所述烘干器Ⅰ的入口风温150~600℃。
所述循环分离器15分离效率循环1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领向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领向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