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的使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4289.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贺锋;黄涛;吴振斌;张义;武俊梅;周巧红;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垂直 潮汐 人工 湿地 使用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将电磁阀分别接入进水管和排空管;B、通过电磁阀启动一定的水压;C、管道过滤器过滤水中砂砾杂志;D.管道增压泵与时控开关连接,接入防漏电保护器和空开开关并入电网;E.增压泵在水压调节器控制下待机;F、对于排空管,根据平均出水流量及湿地水体体积,得出工作时间;G、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干湿状态转换,实现自动化运行;H、在调整湿地干湿状态条件,减少甲烷温室气体排放。该装置它包括电磁阀、管道增压泵、过滤器、集水管、布水管、进水管、空气开关断路器、电磁阀控制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方法易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运行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更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一种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自动运行装置,适用于处理高污染负荷污水。此技术方法确保高效降解污染物同时,通过控制人工湿地干湿状态,提高复氧水平,减少堵塞可能性,延长湿地服务年限;并带来更多生态效益,以及为群众提供休憩的场所。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的三重协同作用降解输入的污染物。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由于物理作用截留的颗粒物增加,植物残体腐殖化作用,会经历3个阶段:①运行初期,人工湿地运行良好,填料表面和孔隙内部聚集固体颗粒,形成局部厌氧微环境,湿地渗透能力、降解污染物能力正常。②运行中期,随着厌氧区胞外聚合物积累,厌氧加速,此时基质孔隙出现可干化消除的堵塞现象,人工湿地渗透能力、降解能力与初期相比有所下降。③运行后期,细微黏土粒子与许多固体颗粒形成致密的不透水层,胞外聚合物不断凝聚并吸附悬浮或胶体状底物,形成大粒径团状累积物,加速填料孔隙堵塞。此阶段,人工湿地复氧水平最低,渗透能力、降解能力最差,所形成的是难以通过干化、药物处理消除的永久性堵塞物。因此,为延长湿地正常使用年限,可通过干化湿地以控制在运行前期/中期。
根据水力流态,人工湿地分为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三大类。对不同来源水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于复氧效果优于水平流人工湿地,其净化效果好于水平表面流人工湿地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但此三种类型湿地在饱水状态运行,由于水淹作用营造的厌氧环境,在前期有利于快速启动湿地,达到良好工程效果,但在中后期由于复氧差,有机物积累,导致整个湿地净化效率下降,并且出现堵塞现象,且在此过程会导致温室气体(CH4)过排现象。
污染物的去除,有机物主要作为碳源依靠微生物有氧代谢活动分解;氮氧化物降解是依靠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氧化为硝态氮,并由反硝化细菌进一步还原为氮气;含磷有机物则通过聚磷菌在厌氧释磷,好氧吸磷条件下的吸附作用来去除。基于以上三点,复氧水平很大程度决定水质净化效果,运行使用年限。因此,急需一种可改变人工湿地干湿运行状态的新工艺,结合水力流态特征,强化人工湿地的复氧水平,保证净化效果的同时,降低基质堵塞的几率,保证湿地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延长服务年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