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及逻辑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376.9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汤加坡;叶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德普家用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8 | 代理人: | 谭建文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轿厢 自动侦测系统 云服务器 自动侦测 轿厢内部 智能决策 终端 红外检测探头 情况反馈 接收端 传感器 手机 呼救 预留 发送 救助 检测 渠道 | ||
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及逻辑涉及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和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逻辑两个方面,一种电梯用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红外检测探头、智能决策终端、云服务器、接收端,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逻辑,包括主动困人逻辑和被动困人逻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系统和逻辑确保可以实时自动侦测轿厢内部情况,在检测出轿厢内部出现主动困人或被动困人情况时,智能决策终端将困人情况反馈到云服务器和在云服务器上预留有号码的手机上,在被困人员无法自主呼救情况下,及时、准确采取两条渠道发送被困人情况,方便进行救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及逻辑。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普通乘客只要遵循使用程序来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
近年来,随着电梯广泛的应用,电梯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人员被困电梯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在人流量较多的商场、楼层出现电梯困人现象,除了应急对讲装置外,可以直接通过呼救、拍打等方式引起外界的注意,从而进行营救,如果在人流量较少的公寓、别墅内发生了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应急对讲装置寻求帮助,并且会出现无人应答情况,很大程度地延误了救助时机。由此可见,人员被困电梯后,都是需要自主向外求救,电梯自身无法进行困人情况的侦测,一旦电梯内被困人员出现眩晕、昏迷等情况无法自主向外求救时,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危险,进一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当然,也存在少量对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进行的研究和创新,但对轿厢困人的判断参数都不够准确,时常出现判断失误,造成了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此外,现有的轿厢困人自动侦测仅是针对轿厢发生故障产生的困人情形,而忽略了人员因自身原因被困轿厢的困人情形,之所以进行轿厢的困人侦测,目的是为了确保轿厢内人员的安全,无论人员是因轿厢故障还是自身原因被困,其都会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对于后者引起的困人情况,在轿厢困人自侦领域同样需要注意。
针对以上缺陷,本案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及逻辑,确保可以实时自动侦测轿厢内部情况,在检测出轿厢内部出现主动困人或被动困人情况时,智能决策终端将困人情况反馈到云服务器和在云服务器上预留有号码的手机上,在被困人员无法自主呼救情况下,及时、准确采取两条渠道发送被困人情况,方便进行救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及逻辑涉及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和一种电梯用轿厢困人的自动侦测逻辑两个方面,其中:
一种电梯用困人的自动侦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红外检测探头、智能决策终端、云服务器、接收端;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于每一根的曳引钢丝绳绳头处,用于检测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值;所述的红外检测探头设置在轿厢顶部,通过吸收轿厢内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热能来生成温度分布场;所述的智能决策终端安装于轿厢内侧壁,为每一部电梯的控制中心;所述的云服务器同智能决策终端连接,作为智能决策终端的信息反馈接收中心,负责电梯系统整体数据的存储、转移;所述的接收端为被困人在云服务器内预留有号码的紧急联系端,用于对被困人员和情况的确认;
相应的,智能决策终端与传感器、红外检测探头连接,传感器和红外检测探头采集到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智能决策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德普家用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德普家用电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