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茶酚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儿茶酚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6209.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庄凰龙;吴艳玲;颜桂炀;游东宏;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5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茶酚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 ||
1.一种儿茶酚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碳糊、电极管、电极引线以及修饰层,所述电极管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碳糊从所述第一端压入所述电极管,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碳糊接触,并从所述第二端引出,所述修饰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的表面,所述修饰层包括氧化石墨烯层和DNA层;其中,所述修饰层按以下步骤得到:先在电极管的第二端的表面注射氧化石墨烯溶液,干燥后形成氧化石墨烯层,然后,在氧化石墨烯层上注射DNA,干燥后形成DNA层,其中,两次干燥过程均为:先在30℃条件下干燥10min,然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50℃,保温10min;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为单层或少于或等于10层的少层氧化石墨烯,所述少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墨、高锰酸钾、浓硝酸混合后,在70~110℃条件下密闭反应2~3h,洗涤、干燥后得到氧化粉末; 将氧化粉末与过氧化二异丙苯、双氧水混合,球磨4~7h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分散液中,超声2~4h,分离得到少层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茶酚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糊由质量比为3:1~2石墨和粘合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茶酚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先在所述第一端的表面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层,然后在所述氧化石墨烯层上形成所述DNA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茶酚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石墨粉末与粘合剂混合的到碳糊;
S2:取一电极管,所述电极管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碳糊从所述第一端压入电极管中,从所述第二端插入电极导线,制备获得碳糊电极基体;
S3:在所述第二端的表面注射修饰剂,在所述碳糊电极基体表面形成修饰层,所述修饰层包括氧化石墨烯层和DNA层;该步骤中,先在电极管的第二端的表面注射氧化石墨烯溶液,干燥后形成氧化石墨烯层,然后,在氧化石墨烯层上注射DNA,干燥后形成DNA层,其中,两次干燥过程均为:先在30℃条件下干燥10min,然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50℃,保温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和所述DNA的注射量为8~12微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管为塑料管,制备方法如下:将内径为2-5mm的塑料长管切割成3-5cm长的塑料短管,采用光滑的纸对塑料短管的两端进行打磨,直至两端光滑时,获得所述电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未经宁德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62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