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7152.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河;于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长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70;A61P25/02;A61P21/02;A61K35/646;A61K35/64;A61K35/62;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建东 |
地址: | 467599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面神经 疾病 外用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是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收缩,首发症状常从下睑眼轮匝肌的轻微颤搐开始,逐渐向上扩展至全部眼轮匝肌,进而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眼轮匝肌严重痉挛时眼无法睁开,从而影响行走和工作,同时可能伴有轻度无力和肌萎缩,在精神紧张、疲劳、自主运动时无力和肌萎缩症状加剧;睡眠时轻度无力和肌萎缩症状消失。
目前治疗面神经麻痹及面肌痉挛后遗症的方案诸多,但适应人群有限,如婴幼儿、孕产妇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且疗效局限;其次,绝大多数外用膏药制备方法采用油性熬制,其药量小,不易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钩藤10-20份、益母草10-20份、羌活10-20份、威灵仙10-20份、白芷10-20份、防风10-20份、马钱子5-10份、白附子5-10份、赤芍10-20份、川芎10-20份、桑枝20-30份、槐枝10-20份、透骨草10-20份、天麻10-20份、全虫15-20份、僵蚕15-20份、地龙15-20份、乳香30-35份、阿胶150-200份、土元10-20份、自来水4500-5500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钩藤10份、益母草10份、羌活12份、威灵仙11份、白芷12份、防风10份、马钱子5份、白附子6份、赤芍10份、川芎12份、桑枝20份、槐枝10份、透骨草10份、天麻12份、全虫15份、僵蚕15份、地龙16份、乳香30份、阿胶150份、土元10份、自来水4500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钩藤20份、益母草20份、羌活20份、威灵仙19份、白芷20份、防风16份、马钱子8份、白附子10份、赤芍15份、川芎16份、桑枝30份、槐枝20份、透骨草20份、天麻15份、全虫17份、僵蚕20份、地龙18份、乳香32份、阿胶180份、土元20份、自来水5000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钩藤18份、益母草17份、羌活18份、威灵仙20份、白芷15份、防风20份、马钱子10份、白附子7份、赤芍20份、川芎19份、桑枝26份、槐枝14份、透骨草17份、天麻20份、全虫20份、僵蚕16份、地龙20份、乳香35份、阿胶200份、土元17份、自来水550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钩藤、益母草、羌活、威灵仙、白芷、防风、马钱子、白附子、赤芍、川芎、桑枝、槐枝、透骨草;
(2)将步骤(1)称取的原料依次放入容器内,向容器中添加上述重量份数的自来水,反复翻搅,武火煎80-100min,煎至原量的1/5-1/6份,然后清理药渣;
(3)按照重量份,称取天麻、全虫、僵蚕、地龙、乳香、土元、阿胶,并依次放入步骤(2)中清理药渣后的容器内,采用文火熬制,不断搅拌,使药汤保持半开状态,且药物不糊容器底部;控制容器内温度在60-70°的范围内,文火熬制30-50min,将药汤熬制成膏状即可。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白附子、天麻、钩藤、地龙、僵蚕、全虫、川芎、羌活,这7味药,具有祛风、祛痰、豁痰、通窍、熄风止痉、活络止痛之功效。其中,
①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燥烈有毒,能开能散,能祛风化痰燥湿。善“引药上行”而治头面之疾,适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痰厥头痛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长河,未经于长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健脾舒肝稳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