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植物病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022.X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修;陈奕鹏;李超萍;时涛;霍姗姗;刘先宝;蔡吉苗;杨杨;李博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1/0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6 | 代理人: | 王慧凤;李巍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病原菌 拮抗 及其 防治 植物病害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植物病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该植物病原菌拮抗菌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CEB33 CGMCC No.12719。该植物病原菌拮抗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CEB33 CGMCC No.12719可以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木薯棒孢霉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木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木薯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palmivora)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可以与木薯共生,在木薯体内稳定的生存并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植物病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一生或至少一生中的某一阶段能进入活体植物组织内,且它们的存在并未使植物组织的表型特征和功能有明显改变的细菌。1926年Perotti在许多健康植物根组织内发现存在内生细菌,随后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在许多植物的不同组织内发现了多种内生细菌。这些内生细菌将植物组织作为栖息场所,且往往对宿主植物起到促生、防病虫、固氮、抗逆境(如干旱等)、抗动物(昆虫、食草哺乳动物等)摄食等作用,能够产生对宿主有利的活性代谢产物,还可作为外源基因载体而发挥作用,与病原菌不同,和植物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内生细菌在宿主植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能长期发挥作用,因而利用拮抗性内生细菌进行病害防治有几个优点。首先,和抗病育种相比,拮抗性内生细菌能够起到类似抗病基因的作用而不需要进行抗病基因的分离以及相关的转基因试验操作,节省时间和资金,也不需要考虑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其次,内生细菌存在于宿主组织内,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干燥、紫外线辐射、营养缺乏等)的影响,利用它进行病害防治可以获得比常规生物防治更稳定的防效。第三,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稳定存在,只需接种一次即可长期起到防病效果,和化学农药防治相比成本较低而且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利用拮抗性内生细菌进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植物内生细菌生防机制主要有产生抗生素、竞争生态位和营养、诱导宿主产生系统抗性、灭活病菌萌发因子、产生胞外酶溶解病原菌细胞壁和降解毒素等几种方式。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灌木状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木薯块根富含淀粉,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的美誉,是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由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枯萎病(也称为细菌性萎蔫病或细菌性疫病)是国内木薯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爆发流行后可造成木薯产量的巨大损失,是我国木薯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之一。细菌性枯萎病的田间初侵染来源为带病的植株、插条以及病株残留枝叶等。在自然条件下,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的飞溅传播到健康的植株上。另外,病害也可通过染病的木薯种茎在不同的种植区域之间进行长距离传播。病原菌主要从木薯组织表面的气孔或伤口侵入,在茎杆和叶片组织内迅速繁殖,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存在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药剂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抑制有益菌的生长,破坏土壤的微生态,对农田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应用内生细菌防治植物病害已经有很多的报道,而有关运用木薯内生细菌防治木薯病害在国内外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植物病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病原菌拮抗菌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CEB33CGMCC No.12719。
所述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CEB33,已于2016年6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127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