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826.X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杨娜;徐邵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气 系统 | ||
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本发明一方面能够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的自动控制,能够将低温发生器水室内部和冷凝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抽出,无需真空泵,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凝性气体,如氢气,导致机组内部真空度下降,机组出力和效率降低。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虹吸或者引射的方式抽取主体下筒体吸收器和蒸发器的不凝性气体,但高温发生器和低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不能自动抽出,只能依靠真空泵人工操作抽出。由于机组运行过程中,机组内部存在大量的水蒸气,会导致真空泵油乳化严重,其抽真空的能力受到限制,不能达到理想的真空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自动抽排气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
上述方案的设计思路为:当高温发生器在吸收热量产生蒸汽进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及换热管内时,高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会被蒸汽流带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内,因此抽取低温发生器水室内的气体,也就相当于抽取高温发生器内的气体。而低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会随低温发生器蒸发的蒸汽流带入冷凝器,抽取冷凝器内的气体也就相当于抽取低温发生器中的气体。因此,本技术方案只需将排气室与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相连即可,无需再连接高温发生器。排气室连接低温发生器,可将高温发生器连同低温发生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排气室连接冷凝器,可将低温发生器连同冷凝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
另外,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在正常运行时,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利用这一特点,用管道将低温发生器或者冷凝器的不凝性气体引入机组的排气室,在压差下不凝性气体将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
因此,根据上述设计思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充分利用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这一特点,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排气室管道连接排气泵,抽气室管道连接抽气泵。通过抽气泵,能够将排气室内的不凝性气体快速排出;通过抽气泵,可将抽气室内的不凝性气体快速排出。
进一步,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排气室经另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
进一步,所述抽气室与气液分离室之间通过抽气管连通,抽气管的一端伸入气液分离室,抽气管距离气液分离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液位检测元件距离气液分离室底部的距离。这样,一方面便于将溶液压入抽气管进入抽气室内,直至液位检测元件检测到液位离开探针;另一方面,实现液封。
进一步,所述抽气管为虹吸式或者引射式。这样,便于快速抽气。
进一步,所述排气室与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真空阀,可防止机组内的真空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未经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备型制冷系统
- 下一篇:智能三源制冷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