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及储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8982.6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路圣里德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郭永丽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信息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水翅片管换 热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到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受重视、最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多地也出台了停止燃煤锅炉使用的政策方案。然而采暖对于众多企业和机构来说仍然是刚需,他们急切需要找到环保、高效、低成本的采暖方式。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余热废热未高效回收和利用、垃圾燃烧能量浪费等问题也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储能技术目前主要有物理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相变储能四类。其中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电磁储能包括超导磁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等;电化学储能主要是指电池储能等;相变储能包括冰蓄冷、中高温蓄热储能等。现有的储能模块循环率比较低,储能装置热损失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及储能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储能模块循环率比较低,储能装置热损失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包括:导热油-水翅片管和导热油-水管箱;
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包括的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设置在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内,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的两端长度均大于所述导热油-水翅片油侧管体的两端长度;
所述导热油-水管箱的水侧入口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水侧管箱连通,水侧出口接管的一侧与第二水侧管箱连通;油侧入口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油侧管箱连通,油侧出口接管的一侧与第二油侧管箱连通;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一油侧管箱相接触,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一油侧管箱接触;
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水侧管箱,所述导热油-水翅片油侧管体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油侧管箱。
优选地,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的数量包括多个,每排设置相等数量的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
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水侧管箱,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油侧管体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油侧管箱。
优选地,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包括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内翅片,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内翅片,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和导热油-水翅片管外翅片;
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外翅片分布在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外周,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内翅片分布在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内侧;
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设置在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内,且与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内翅片相接触,多个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内翅片分布在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内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储能装置,包括: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模块内壳,储热介质,硅酸铝保温以及模块外壳;
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和所述储热介质设置在所述模块内壳中;所述硅酸铝保温设置在所述模块内壳和所述模块外壳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槽钢底托,所述槽钢底托设置在所述模块内壳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模块内壳的厚度为6mm。
本分明实施例中,提供了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及储能装置,该导热油-水翅片管换热管组包括:导热油-水翅片管和导热油-水管箱;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包括的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设置在导热油-水翅片管油侧管体内,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的两端长度均大于所述导热油-水翅片油侧管体的两端长度;所述导热油-水管箱的水侧入口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水侧管箱连通,水侧出口接管的一侧与第二水侧管箱连通;油侧入口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油侧管箱连通,油侧出口接管的一侧与第二油侧管箱连通;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一油侧管箱相接触,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一油侧管箱接触;所述导热油-水翅片管水侧管体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水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水侧管箱,所述导热油-水翅片油侧管体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侧管箱和所述第二油侧管箱。该换热管组的主要组成材料为铝合金材质,油侧及水侧内翅片,外翅片均延管体轴向分别,并且设置有油侧管箱和水侧管箱,使得油、水不会混合,各行其道,增强了换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换热管组循环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地,将换热管组应用到储能装置中,解决了现有的储能装置循环率低,热损失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路圣里德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路圣里德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