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田苗后复配除草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172.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增坡;张帮林;余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39/0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16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田 苗后复配 除草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其有效成份为苯嘧磺草胺和氰氟草酯,所述苯嘧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质量比为1~50:1‑30。本发明除草剂效果显著,与苯嘧磺草胺、氰氟草酯单剂相比,用量低,成本低,扩大杀草谱,对田间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鲜重防效、综合鲜重防效均有明显提高,对田间作物安全,速效性明显。一次施药即能防除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对环境友善,无残留,对下茬作物高度安全。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用于水稻田茎叶处理的除草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田苗后除草剂。
背景技术
苯嘧磺草胺属嘧啶类,是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其化学名称为:N'-[2-氯-4-氟-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3,6-二氢-1(2H)-嘧啶)苯甲酰]-N-异丙基-N-甲基硫酰胺,分子式:C17H17ClF4N4O5S。苯嘧磺草胺具有很快的灭生作用且土壤残留降解迅速,可作为灭生性除草剂用,可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包括对草甘膦,ALS和三嗪类产生抗性的杂草。还可以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效果很好,在多种作物田和非耕地都可施用,轮作限制小。目前有单剂在小麦田使用。
氰氟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中惟一对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和该类其他品种一样,也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在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抵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合成,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从氰氟草酯被吸收到杂草死亡比较缓慢,一般需要1-3周。杂草在施药后的症状如下:四叶期的嫩芽萎缩,导致死亡;二叶期的老叶变化极小,保持绿色。氰氟草酯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对千金子高效,对低龄稗草有一定的防效,还可防除、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对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无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田复配除草剂,能够解决抗性稗草、千金子,阔叶杂草鲤肠、丁香蓼、节节菜、陌上菜、鸭舌草、鸭跖草、矮茨菇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其有效成份为苯嘧磺草胺和氰氟草酯,所述苯嘧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质量比为1~50:1-30。
进一步方案,所述苯嘧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质量比为30~50:10-30。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苯嘧磺草胺、氰氟草酯的质量比为40:20。
进一步方案,所述有效成份的质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1~80%。
进一步方案,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悬浮剂、悬乳剂、水剂或乳油。
其中悬浮剂是由以下组份按质量百分比组成:苯嘧磺草胺原药10-50%、氰氟草酯10-20%、8kg聚氧化亚烯,9k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kg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甲酯化植物油补足至100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
本发明提供的苯嘧磺草胺·氰氟草酯复合配除草剂,与苯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氰氟草酯水剂相比,降低用药量,降低残留,均提高了对水稻田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综合鲜重防效,对田间作物安全,对水稻田抗性杂草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田苗后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