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蔬菜废弃物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489.6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苏有勇;潘永富;吴桢芬;缪占银;李世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12M1/00;C12P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蔬菜 废弃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蔬菜废弃物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能源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反应系统和收集系统;所述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用于对蔬菜废叶进行处理,最终变为蔬菜废叶汁;所述反应系统用于对蔬菜废叶汁进行反应处理,使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另一部分为反应的液体;所述收集系统用于对产生的沼气计算出气量后进行综合利用,且对反应的液体静置沉淀后其中的水进入中水池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能实现蔬菜废叶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最终实现环境保护、能源高效利用的现代生态农业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蔬菜废弃物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能源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种种的问题,其中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农业环境问题就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是以传统的粗放型方式在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废弃物还含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云南省典型的蔬菜规模化种植区及设施农业发达区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蔬菜废叶,而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蔬菜废叶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就有良好的运用前景,目前我国对蔬菜废叶的预处理的方法还比较的传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蔬菜废弃物的装置及方法,能高效的处理规模化蔬菜种植所产生的大量蔬菜废叶,以实现蔬菜废叶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最终实现环境保护、能源高效利用的现代生态农业的目标。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蔬菜废弃物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反应系统和收集系统;所述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用于对蔬菜废叶进行处理,最终变为蔬菜废叶汁;所述反应系统用于对蔬菜废叶汁进行反应处理,使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另一部分为反应的液体;所述收集系统用于对产生的沼气计算出气量后进行综合利用,且对反应的液体静置沉淀后其中的水进入中水池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其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压瓶16,随着气体不断的增加,水压瓶16中的饱和食盐水被压到量筒19中,从而对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利用,同时产生沼气的体积就为量筒19中的饱和食盐水的体积。
所述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包括喂料口1、旋转轴2、搅拌桶3、螺旋刀4、榨汁收集池5;所述旋转轴2与电动机相连;喂料口1与搅拌桶3连接,搅拌桶3中间有旋转轴2,旋转轴2上布有螺旋刀4,搅拌桶3底部是榨汁收集池5;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阀6、蠕动泵7、进液端8、第一反应区9、第二反应区10、出水端11、出气端12;所述第一反应区9与第二反应区10同处于一个反应器,由隔板进行分开;所述收集系统包括阀13、出水静置池14、阀15、水压瓶16、沼气进气端17、水压瓶出水端18、量筒19、中水池20、中水池进水端21;
所述蔬菜废叶的榨汁粉碎系统与反应系统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间设有阀6、蠕动泵7,通过蠕动泵7打入的液体先通过进液端8进入第一反应区9进行反应,在第一反应区9反应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反应区10进行反应,最终反应后的气体和液体在第二反应区10进行分离,出气端12与水压瓶16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之间有阀II13,阀II13与沼气进气端17通过管道密闭连接,水压瓶出水端18与量筒19通过管道密闭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区10中的出水端11与出水静置池14通过管道密闭连接,同时出水静置池14与中水池进水端21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管道连接之间有阀III15。
所述搅拌桶3与榨汁收集池5之间通过铁丝网隔开,榨汁收集池5与蠕动泵7通过管道密闭连接,蠕动泵7与进液端8之间通过管道密闭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