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双卡套式管接头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9719.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芳;朱文杰;杨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河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21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 机组 双卡套式 管接头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双卡套式管接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如下:
(1)制作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分为直通接头本体和三通、弯通、四通接头本体,直通接头本体直接采用经过冷应变硬化的六角棒材加工;制作三通、弯通、四通接头本体,采用金属模具制作接头本体模具,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锻轧棒,通过热加工的方式制作三通、弯通、四通接头本体的坯件,依次经过固溶热处理、抛丸处理、酸洗钝化,外螺纹端经过专用机床进行冷挤压硬化加工;所述固溶热处理,接头本体坯件在热处理炉中缓慢升温至1050~1100℃保温60~120min后,2min之内快速出炉投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状态;所述外螺纹端经过专用机床进行冷挤压硬化加工工艺,把经过固溶处理的三通、弯通或四通接头本体坯件的外螺纹端在冷挤压专用机床上进行冷挤压加工;
接头本体的精加工,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外螺纹、钻孔、镗孔和喇叭口锥面,通过冷滚压工具对接头本体的喇叭口锥面进行滚压加工,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接头本体,所述滚压工具包括若干个圆柱形滚轮,所述圆柱形滚轮为硬质合金钢材质,所述滚压工具的圆锥度小于接头本体喇叭口的圆锥度,滚压处理后粗糙度小于Ra0.4um;
(2)制作前卡套,原料采用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冷作硬化加工的圆棒通过数控机床对前卡套进行精加工,检验合格后得到前卡套成品;
(3)制作后卡套,原料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数控车床对后卡套进行精加工完成后,采用低温离子共渗工艺对后卡套进行热处理,获得富铬渗氮强化层,其表面硬度HV410~650,表面硬度层0.025~0.06mm,检验合后得到后卡套成品;
(4)制作螺母,采用金属模具制作螺母模具,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棒进行冷作硬化加工的六角棒料,通过数控车床对螺母进行精加工螺母内表面进行镀银处理和打蜡处理,检验合格后即得到螺母成品;
(5)将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螺母进行组装,即得到管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双卡套式管接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钝化的方法如下:配制酸洗钝化液,以重量分数计,酸洗钝化液包括过氧化氢40‐50份、重铬酸钾30份、硫酸铁20份、氢氟酸20份,柠檬酸钠20份、铬酸钾1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将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螺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后放入酸洗钝化液中,在30°的条件下浸泡1h,浸泡结束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干净后在70‐80°的条件下烘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双卡套式管接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去污、除毛刺、碱液除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河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河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7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蚀用健身房焊管加工工艺
- 下一篇:风力发电风塔门框的装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