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0385.7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吴浩;王玲;唐官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C04B28/04;G21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贮存容器 乏燃料 干式 混凝土 制备 复合纤维 胶凝材料 粗集料 减水剂 细集料 耐火性能 耐辐射 耐高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细集料、粗集料、水、复合纤维和减水剂;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和复合纤维进行第一搅拌,得到第一中间体,向所述的第一中间体中加入所述的胶凝材料,并进行第二搅拌,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的第二中间体中加入所述的减水剂和水,并进行第三次搅拌,即得到所述的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同时具有很强的耐辐射、耐高温和耐火性能,符合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对其制备原料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建和在运机组逐渐增多,从堆芯卸出的高放射性乏燃料的综合处理问题变的日益突出。根据IAEA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核电厂已经产生了超过35万吨的乏燃料,预计到2020年全球乏燃料量将达到44.5万吨。目前乏燃料的处理方式分为湿法贮存和干式贮存两种,湿法贮存即水池储存,我国乏燃料主要采取湿法贮存处置方法,但现有的贮存水池已经接近饱和,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乏燃料处置需求;干式贮存的贮存容器为金属容器或混凝土容器,外部通过金属或者混凝土来提供放射性屏蔽,内部通过自然或强制性流动气体来冷却乏燃料。由于乏燃料干式贮存处置方法具有贮存灵活性强、运行管理与监控简单、无二次核废料、维护成本低、操作与及安全性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上被大力发展使用。
在乏燃料干式贮存处置方法中,以混凝土容器的成本最低。由于乏燃料干式贮存用混凝土长期处于内部辐照及高温、外部腐蚀性介质侵蚀及环境作用的协同作用,对混凝土在设计年限内综合性能的长期稳定是巨大的挑战。而目前市面上乏燃料干式贮存用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仍有待提高,提供一种既耐高辐照、长期高温和外部腐蚀,又能保持自身力学性能稳定的混凝土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综合性能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既耐高辐照、长期高温和外部腐蚀,又能保持自身力学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所述的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细集料、粗集料、水、复合纤维和减水剂;其中,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或水泥与活性粉体的混合物;所述的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的各组分的配比为:水泥150-360kg/m3、活性粉体0-330kg/m3、细集料450-640kg/m3、粗集料832-1024kg/m3、水66-150kg/m3,复合纤维的体积掺量为所述的混凝土总体积的0.3%-2.5%,减水剂的质量掺量为所述的混凝土总质量的1.5%-2.5%。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其中所述的性粉体为硅灰、矿渣粉或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其中所述的水泥为P.I.型、P.II.型或P.S.型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42.5。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其中所述的细集料为普通河砂,所述细集料的细度模数为2.60-3.20。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容器用混凝土,其中所述的粗集料为花岗岩类、石灰岩类、玄武岩类或含硼类碎石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粗集料的颗粒级配为5-10mm和10-20mm级配,且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0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寒、耐抽薹结球甘蓝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伪二维码生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