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噁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0646.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江定心;张健强;郝文波;和刘霞;尹奇三;徐浩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3/04 | 分类号: | C07D273/04;A01N53/04;A01N47/38;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噁二嗪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噁二嗪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
R1=F、Cl、Br、H、-CH3或-OCH3;R2=-CF3或-OCF3;
R3用结构式表示,为:
中的任意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噁二嗪衍生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防治农业害虫的农药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制剂方面。
4.权利要求1所述噁二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冰浴、氩气保护条件下,将干燥的碳酸二甲酯加到叔丁醇钾和氢化钠混合物中,搅拌,将茚酮类似物的干燥的碳酸二甲酯溶液滴加到以上反应液中,升温至室温反应;用冰盐酸溶液淬灭,并用浓盐酸调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到中间体1的粗产品,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S2.在室温、氩气保护下,将甲苯加到中间体1的粗产品和辛可宁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再将质量百分比为65%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逐滴加入以上混合液中,室温反应;反应后的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浓缩,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2;
S3.在冰浴条件下,将中间体2的甲醇溶液滴加到质量百分比为85%水合联氨、95%冰乙酸以及甲醇混合溶液中,升温回流反应;将反应液浓缩除去绝大部分甲醇,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乙酸乙酯萃取,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到中间体3的粗产物,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S4.在室温、氩气保护条件下,将中间体3滴加至异氰酸酯的干燥THF溶液中;室温反应1h后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洗涤浓缩物,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4;
S5.在室温、氩气保护下,将1,2-二氯乙烷和二甲氧基甲烷分别加到五氧化二磷和硅藻土的混合物中,室温搅拌;将中间体4的1,2-二氯乙烷溶液滴加到以上反应液中,升温反应;分别补加硅藻土、五氧化二磷、二甲氧基甲烷直到原料反应消耗完为止,反应结束后,用水淬灭,过滤,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5;
S6.在冰浴氩气保护下,将中间体5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滴加至氢化铝锂的干燥四氢呋喃悬浮液中,升温反应2h,用冰稀盐酸淬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浓缩干燥,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6;
S7.在冰浴氩气保护下,将干燥的三乙胺滴加至中间体6的干燥THF溶液中,再将菊酰氯滴加至其中,升温反应,用干燥的乙醇淬灭,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洗涤浓缩物,收集洗涤液浓缩进行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得到目标化合物7;
其中,中间体1~6和化合物7的结构如下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噁二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min;升温至室温反应的时间为2h;步骤S2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min;步骤S2所述室温反应的时间为24h;步骤S3所述升温回流反应是升温到90℃回流反应进行3.5h;步骤S4所述室温反应的时间为1h;步骤S5所述室温搅拌的时间为30min;步骤S5所述升温反应的是升温至57℃,反应的时间为2h;步骤S6所述升温反应是升温至室温后反应2h;步骤S7所述升温反应是升温至室温后反应2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噁二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茚酮:氢化钠:叔丁醇钾的摩尔质量比为1~4:1~1.25:1;
步骤S2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1化合物:辛克宁:过氧化氢叔丁基的摩尔质量比为:1~0.1:1~1.1:1;
步骤S3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2化合物:乙酸:水合联氨的摩尔质量比为:1~3:1~3:1;
步骤S4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3:异氰酸酯的摩尔质量比为:1~1.2:1;
步骤S5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4与五氧化二磷摩尔质量比为:1~2.5:1;1.2-二氯乙烷与甲缩醛的体积比:1~1:4;中间体4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1;
步骤S6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5与氢化铝锂的摩尔质量比为:1~1:0.5;
步骤S7所述各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比范围可为:中间体6与菊酰氯和三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1: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06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