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0876.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坤;魏朗;叶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静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54;H02B1/30;H0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方便 电力 电动 备用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包括管理柜本体,所述管理柜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板。该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能够对设备本体进行合理的存放,能够对安装线路进行有效的收纳和整理,使用更加方便,利用强力弹簧的弹力,能够对设备本体进行夹持式存放,有效的避免了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的滑动和掉落,存放效果好,具备一定的防滑性能,有效的避免了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的大幅度移动,稳定效果好,能够对管理柜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及时散发,散热效果好,能够对灰尘进行有效的阻挡,避免了灰尘对通风管的污染,有效的保证了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网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配网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和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它是实时的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系统,电力配网自动化设备通过存放在管理柜内。
现有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合理的夹持存放,极易出现滑动或掉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的正常使用,使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解决了现有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难以对设备进行夹持存放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配网电动化设备用管理柜,包括管理柜本体,所述管理柜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的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孔,每个所述容置腔的内底壁上均开设有引线孔,且引线孔位于两个散热孔之间,每个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每个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且容置腔通过通孔与空腔相连通。
所述容置腔的内底壁上放置有设备本体,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空腔远离通孔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放置有与空腔相适配的活动板,每个所述强力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板远离通孔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卡接在滑槽内,每个所述活动板靠近通孔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挤压杆,每个所述挤压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均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容置腔内。
所述挤压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远离挤压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远离夹持块的一侧面和设备本体的外侧面相接触。
所述管理柜本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两个相对称的通风管,每个所述通风管顶端的外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卡接槽,每个所述卡接槽的内底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通风管的外侧面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杆,每个所述支杆靠近通风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块,且卡接块卡接在卡接槽内,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卡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均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挡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静,未经叶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0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