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1695.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咏舜;张晴;胡云龙;陈磊;陈瑜;蔡岳周;张晋维;刘细伟;唐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5233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模型构建单元 测试单元 检测装置 异音 信号处理单元 振动位移信号 非接触信号 采集单元 测试模型 准确率 检测 加载测试 运行时 样本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含:非接触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模型构建单元及测试单元;非接触信号采集单元依次采集多个样本风扇运行时每一样本风扇的第一声音信号及/或第一振动位移信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一样本风扇的第一声音信号及/或第一振动位移信号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模型构建单元根据每一样本风扇的多个第一特征值中的至少部分第一特征值获得一第一模型,模型构建单元计算每一第一模型的准确率,模型构建单元选取并设置准确率最高的一第一模型为当前的测试模型;测试单元加载测试模型,测试单元通过测试模型对待测风扇进行检测后获得待测风扇是否存在异音的测试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异音检测的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目前现有风扇产品的异音测试还大都停留在人工测试的阶段,具体地说是靠产线员工通过人耳辨音进行测试,但是大量单调、重复的听音劳动致使产线员工的听觉产生疲劳从而影响主观判断,进而导致异音风扇混入正常产品中流入市场,对公司的经济和声誉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异音的检测装置,其中,包含:
非接触信号采集单元,依次采集多个样本风扇运行时每一所述样本风扇的第一声音信号及/或第一振动位移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一所述样本风扇的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及/或所述第一振动位移信号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
模型构建单元,根据每一所述样本风扇的多个第一特征值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特征值获得一第一模型,所述模型构建单元计算每一所述第一模型的准确率,所述模型构建单元选取并设置所述准确率最高的一所述第一模型为当前的测试模型;
测试单元,加载所述测试模型,所述测试单元通过所述测试模型对待测风扇进行检测后获得所述待测风扇是否存在异音的测试结果。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模型构建单元包含:
特征值选取模块,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中提供的每一所述样本风扇的多个第一特征值中选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特征值;
第一模型构建模块,根据每一所述样本风扇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特征值获得一所述第一模型;
测试模型选取模块,计算每一所述第一模型的准确率后,所述测试模型选取模块选取并设置所述准确率最高的一所述第一模型为当前的测试模型。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非接触信号采集单元还采集所述待测风扇运行时的第二声音信号及第二振动位移信号。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一所述待测风扇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及/或所述第二振动位移信号获得多个第二特征值,所述测试单元通过所述测试模型识别检测所述多个第二特征值后输出所述测试结果。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还包含显示单元,接收并显示所述测试单元输出的所述测试结果。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非接触信号采集单元包含:
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振动位移信号及所述第二振动位移信号;
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及所述第二声音信号。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还包含工控机,于所述工控机内搭建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及所述显示单元。
上述的检测检测装置,其中,还包含服务器,于所述服务器搭建所述模型构建单元及所述测试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1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