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3927.6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早阳;陈友金;王保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澳法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L41/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陶圣如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鞍 面相 焊接 水管 制造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 ||
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属于管道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下料;步骤(2)、倒角;步骤(3)、弯管;步骤(4)、冷镦:待焊管体的端部冷镦加工成型;步骤(4a)、加工直管锥形;步骤(4b),马鞍面的成型;步骤(5)、钎焊定位;步骤(6)、钎焊。产品通过采用冷镦成型马鞍面,产品定位精度更好;相贯马鞍面焊接不容易产生砂眼泄漏,焊接处曲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发动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大多数发动机厂家推出欧四、欧五排放标准机型抢占市场,对发动管路性能要求提高,多端口的管路应用也很广泛。将各种管径的管路连接在一起,不同管径相贯管体焊接的产品就多起来。
以前采用钻孔,小管径管体插入另一管体相贯线进行钎焊,容易出现砂眼泄漏,焊缝外观不光滑。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通过将管体焊接端冷镦成马鞍面与另一管体相贯焊接使产品焊缝外观美观,密封性更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的专用设备。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按工程管体制作工艺规定所需,管体定长切割下料,下料后的管体呈中空的圆柱体状,得到待焊管体;
步骤(2)、倒角:去除待焊管体的端部毛刺;
步骤(3)、弯管:用数控弯管机对待焊管体进行加工弯曲;
步骤(4)、冷镦:待焊管体的端部冷镦加工成型,包括步骤(4a)和步骤(4b);
步骤(4a)、加工直管锥形:将待焊管体夹设于第一定位工件,并且待焊接的管体端部外露于第一定位工件;然后将锥形冲头沿着待焊管体轴向冲压待焊管体外露的端部;待焊管体外露的端部在锥形冲头和第一定位工件的挤压下呈直径内小外大的圆锥状;
步骤(4b),马鞍面的成型:将步骤(4a)得到的待焊管体夹设于第二定位工件,并且待焊管体的待焊端部外露于第二定位工件;然后将马鞍冲头沿着管体轴向冲压待焊管体的待焊端部;待焊管体的待焊端部在马鞍冲头和第二定位工件的挤压下呈马鞍状;
步骤(5)、钎焊定位:将步骤(4)得到的待焊管体垂直定位于管路,待焊管体的待焊端贴设于管路表面,且待焊管体的待焊端包覆于管路的开孔;待焊管体与管路相连通;待焊管体直径和管路直径为相贯关系;
步骤(6)、钎焊:将待焊管体和管路的相贯处焊接在一起,保证密封;钎焊过程:表面清洗好的待焊管体以搭接型式与管路装配在一起,把钎料放在待焊管体和管路的间隙附近或间隙之间;当钎料被加热到稍高于钎料熔点温度后,钎料熔化,并借助毛细管作用被吸入和充满固态待焊管体和管路的间隙之间,液态钎料与管体金属、管路金属相互扩散溶解,冷疑后即形成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
步骤(2)中,管体距离待焊接的端部从外向内10mm的内表面区域进行外表面抛光。
一种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处理:清理焊缝,检查焊缝是否存在缺陷;所述缺陷包括砂眼、气孔;
步骤(8)、电泳:对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的表面电泳处理;
步骤(9)、清洗:清洗马鞍面相贯焊接水管的内外壁,保证总成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澳法管业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澳法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场高空作业机舱罩的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防水双头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