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135.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杨耐德;余江;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用人 石墨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针状焦进行粉碎分级,分别得到平均粒径D50为10~30μm和平均粒径D50为3~8μm的两种粒度的粉料;
b、将步骤a得到的平均粒径D50为10~30μm和平均粒径D50为3~8μm的两种粒度的粉料按照一定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得到复合前驱体;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前驱体进行球化整形处理;
d、将步骤c得到的物料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
e、将步骤d得到的物料与有机碳源按照100:0.5~2.0比例均匀混合;
f、将步骤e得到的物料进行碳化后,冷却到室温,然后打散、筛分、除磁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针状焦包括石油针状焦、煤系针状焦、石油针状煅后焦和煤系针状焦煅后焦,针状焦的挥发分范围为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粉碎分级设备为气流粉碎机、高压磨粉机、棒式机械粉碎机、低速冲击式球化粉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平均粒径D50为10~30μm和平均粒径D50为3~8μm的两种粒度的粉料质量比为10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球化整形设备为气流涡旋微粉机、超微粉碎机、超微球磨机、冲击式微粉粉碎机或摆式磨粉机;球化整形后的针状焦形状为近球形、椭圆形、土豆形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高温石墨化温度为2500~28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有机碳源为葡萄糖、蔗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环氧树脂和沥青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得到的物料与有机碳源混合方式为双螺杆搅拌方式进行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碳化温度为:由室温以10~20℃∕min的速度升至800~1200℃,碳化时间为:1~3h;所述碳化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
10.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用途,其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1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周病治疗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俄语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