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化的线鼻子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158.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锋;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化 鼻子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鼻子制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简化的线鼻子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线鼻子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包括机加车床下料、冲压打扁、机加数控机床铣扁为圆弧、车床二次加工尾部穿线孔、铣床钻透视孔等5道工序,由于步骤多且操作繁琐,所以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加之近年来人工及材料成本日益增加,使得现有工艺生产愈发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化的线鼻子制造工艺,其通过简化工艺步骤,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降低了人工及材料成本。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化的线鼻子制造工艺,包括机加车床下料和冲压打扁成型2个工序,相对原有工艺的5个工序,实现了大幅度的精简。
在机加车床下料的工序中,采用的原料为Ø15*Ø10紫铜管材。
在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中,空心紫铜管材外周被冲压至Ø14后被切断;被切下来的Ø14紫铜管材前端被打扁至厚度3mm;在被切下来的Ø14紫铜管材被打扁后,对被压在管壁上管材管口进行冲孔形成压线孔、再对该孔进行飞边;在打扁压线孔中放入销钉。
在被打扁管材与非打扁的管材的交界处破1处小孔作为可视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简化后的线鼻子制造工艺通过将原实心原料更换为空心原料,同时将之前的5道工序精简为2道工序,且可得到性能相同的产品,简化工艺控制难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降低了人工及材料成本。简化后的线鼻子制造工艺适合向大批量生产作业单位推广。
采用空心紫铜管材的优势:一是降低原材料成本;二是可以省去车床加工压线孔工序,降低车床工序加工时间;三是降低冲压模具要求,减少开模费用;四是可以用冲压工序替代中心加工工序,减少工时及成本。
具体工序中,由于改为采用Ø15*Ø10紫铜管材,所以可以省去原车床二次加工尾部穿线孔这个工序;在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中,对管材进行冲压,飞边可以省去数控机床二次加工这个工序;在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中,在打扁和非打扁的交界部破一处小孔作为可视孔,可省去铣床钻透视孔这个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Ø15*Ø10紫铜管材
图2是机加车床下料的工序
图3是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俯视图)
图4是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简化的线鼻子制造工艺,包括机加车床下料和冲压打扁成型2个工序,相对原有工艺的5个工序,实现了大幅度的精简。
在机加车床下料的工序中,如附图1所示,采用的原料为Ø15*Ø10紫铜管材。
在冲压打扁成型的工序中,如附图2中的B处所示,空心紫铜管材外周被冲压至Ø14后,在附图2中的A处被切断;如附图3中的C处和附图4中D处所示,被切下来的Ø14紫铜管材前端被打扁至厚度3mm;在被切下来的Ø14紫铜管材被打扁后,对被压在管壁上管材管口进行冲孔形成压线孔、再该管口进行飞边;在打扁压线孔中,即附图4中F处放入销钉。
在被打扁管材与非打扁的管材的交界处,即如附图4中E处,破1处小孔作为可视孔。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山公路安全护栏
- 下一篇:一种单波束钢防撞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