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影像水域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4958.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少平;侯瑞;冷海芹;吴泽洪;刘学林;孙盛;王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少平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凌信景;胡犇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时相双 极化 干涉 sar 影像 水域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影像水域提取方法,即为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水域提取方法,依次包括亚像素级配准,计算相干系数,计算总功率图,计算总功率均值,计算总功率归一化散射系数,计算水域指数,计算统计水域的水域均值和标准差,以及二值化;本发明针对SAR影像上水体解译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相干SAR影像对大部分地物在时间间隔短的时候具有良好相干性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相干系数和强度值的SAR影像水域指数,增强了影像上的水域信息,且抑制了其他地物,提高各时相影像上的水域解译的自动化程度,有助于增强用户对SAR影像的认可度和准确度,加快SAR在洪灾监测、地形制图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SAR)遥感影像解译相关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影像水域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水域是遥感影像上最重要的地物类型之一。SAR工作中微波波段,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在水域提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洪灾监测与评估、应急测绘与地形制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当前已有的方法主要基于单时相强度或幅度影像的水域提取方法,其精度和效率有待提升。目前SAR数据来源越来越丰富,许多SAR卫星都具有重轨干涉SAR的数据获取模式,国际上类似像欧空局哨兵1号卫星免费且定期获取近实时分发的数据资源越来越多,但目前却未见充分利用干涉SAR信息提取水域的公开方法。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影像水域提取方法,基于相干SAR影像对大部分地物在时间间隔较短的时候,具有良好相干性的特性,使之基于相干系数的水域指数以提取水域,因此,大幅改善了水域解译的自动化程度,有助于增强用户对SAR影像的认可度和准确度,加快SAR在洪灾监测、地形制图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复影像上各自水域的提取方法。
常见的双极化SAR模式有HH/HV、VH/VV和HH/VV,其中HH表示水平同极化,HV或VH表示交叉极化,VV表示垂直同极化,三种双极化影像用复后向散射矢量可分别表示为:SH,SV和SC每个分量均为复数。
极化模式为X,(X=H,V或C)的a、b两个时相的双极化SAR影像可分别记为Sa和Sb,Sa和Sb的形式为SX,X=H,V或C,可分别表示为其中sa1、s、a2sb1和sb2是复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双时相双极化干涉SAR影像水域提取方法,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亚像素级别配准,即对a、b两个时相的双极化SAR进行亚像素级的配准,配准精度需达到0.1像素,使得a、b两时相影像上同一行列号的像素对应于同一地物;
步骤2:计算相干系数,即分别计算两个极化通道的相干系数γ1和γ2:
其中x*为x的共轭复数,是集平均运算符,即在像素的邻域进行均值计算;
步骤3:计算总功率图,即分别计算两个时相的总功率图:
步骤4:计算总功率均值,即分别计算两个时相的总功率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少平,未经邓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