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5538.7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晞;阮琴;方浚安;牟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66 | 分类号: | C07D277/66;C09K11/06;G01N21/6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石诚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多种 离子 探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来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和其应用,所述的探针是以三(2‑氨乙基)胺、邻氨基硫酚、对苯二甲醚为原料为原料,反应,即得。本发明探针能实现单探针多目标检测,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且利于对复杂微观系统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离子的探针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能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探针能高灵敏、高选择检测特定离子,具有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简单、方法简便、直观等特点,在分析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探针不仅能用光谱精确测定特定离子含量还能通过目视比色,快速定性、半定量检测;不仅能借助荧光/吸收增强,而且还能利用比率荧光/吸收的检测方式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选择性。利用比率吸收检测方式有别于单一波长吸光度变化的检测,可克服实际应用中受检测对象的组成、探针浓度、测试条件、光源波动及仪器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两个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比值变化,降低影响准确测定的因素,能使检测的响应线性范围、检测限、准确性显著提高。
金属离子、阴离子在生命科学和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离子色谱、原子光谱检测技术对离子检测的广泛应用中存在分析时间长、设备要求高、损坏样品、可视性差等的限制,探针技术能弥补上述不足。阴离子探针检测技术中探针的设计受阴离子具有较小的电荷/半径比影响,导致利用静电作用识别阴离子的效果较差。阴离子有不同几何结构,空间效应影响较大,受溶剂化作用影响较大对溶液pH值敏感,在低pH值下易质子化而导致其所带负电荷减少,从而比金属离子识别的难度更高。目前,荧光探针法对生命和环境相关离子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大多数是单探针单目标检测,即一种探针仅检测一种离子,不能实现单探针多目标检测。
因此,现由探针存在不能实现单探针多目标检测,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且不利于对复杂微观系统的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探针能实现单探针多目标检测,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且利于对复杂微观系统的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来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是以三(2-氨乙基)胺、邻氨基硫酚、对苯二甲醚为原料为原料,制备得到;所述探针的化学名称为N,N’,N”-三[4-(苯并噻唑-2-基)-2,5-二羟基苯甲醛]缩-(3-氨乙基)胺,化学结构式为:
前述的用来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中,所述的探针;是按下述路线合成:
前述的用来检测多种离子的探针中,所述的以三(2-氨乙基)胺、邻氨基硫酚和对苯二甲醚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是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N2保护下在干燥三口烧瓶中,加入对苯二甲醚、四丁基乙二胺和干燥处理过的乙醚,得A品;
(2)A品冷却至0℃以下,得B品;
(3)B品中加入正丁基锂,加完后0℃继续反应5-15min后,将反应液回流18-22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得C品;
(4)C品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过夜,得D品;
(5)D品加入水,氯仿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体积比为6/4的正己烷/甲苯,得黄色固体中间体c,即E品;1HNMR(500MHz,CDCl3,ppm)δ:10.484(s,2H,-CHO),7.440(S,2H,ArH),3.932(s,6H,-OCH3);
(6)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E品、邻氨基硫酚、偏重亚硫酸钾和N,N-二甲基甲酰胺,N2保护下,回流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F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5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及其应用
- 下一篇:复配生孢梭菌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