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介质控制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5657.2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木太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29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介质 控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导热介质控制模具。
背景技术
原来控制模具温度的方式为电加热控温,有加热不均、耗电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介质控制模具,具有导热均匀的特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介质控制模具,包括上模体,下模体,4块挡板固定板,4块边板挡板。所述上模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注入口,与之相对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注出口,第一导入口和第二导入口设于上模体的上端面左侧,与之相对应的右侧设有第一导出口和第二导出口,第三导入口设于上模体左端面,与之相对应的右端面设有第三导出口,所述下模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注入口,位于第一注入口正下方,与之相对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注出口,位于第一注出口正下方,第四导入口设于下模体左端面,位于第三导入口正下方,与之相对应的右端面设有第四导出口,位于第三导出口正下方,上模体上端面设有模唇调节螺丝和吊装环。所述4块边板挡板(20)两两重叠分别设于模具的左、右两侧,用边板紧固螺丝(21)固定。所述4块挡板固定板(18)分别设于上、下模体的左、右两侧,用挡板固定板紧固螺丝(19)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4块边板挡板(20)两两重叠分别设于模具的左、右两侧,用边板紧固螺丝(21)固定,所述4块挡板固定板(18)分别设于上、下模体的左、右两侧,用挡板固定板紧固螺丝(19)固定,能够有效挡住模具两侧的流道断面,防止漏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导入口和两个导出口,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导入口,右侧面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导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油道,模具中的循环油道和模唇中的循环油道是分开的,互不干扰。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上述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热介质从第一注入口注入模具,由第一注出口注出模具,控制上模体的温度,从第二注入口注入模具,由第二注出口注出模具,控制下模体的温度,另从第一/二/三导入口导入模唇,分别由相应的第一/二/三导出口导出模唇,控制上模唇的温度,从第四导入口导入模唇,由第四导出口导出模唇,控制下模唇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导热介质控制模具,上模体上设置有第一注入口、第一注出口,下模体上设置有第二注入口、和第二注出口,用于将导热介质注入模具中循环控温。另上模体上设置有3个导入口和3个导出口,下模体上设置有1个导入口和1个导出口,用于导热介质注入模唇中循环控温。模具中的循环油道和模唇中的循环油道是分开的,互不干扰。因为物料在模具中流动时,在模具和模唇中所需的温度不相同,故分成不同的循环油道,分别控温,实现了导热均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中:1上模体、2下模体、3第一注入口、4第一注出口、5第二注入口、6第二注出口、7第一导入口、8第一导出口、9第二导入口、10第二导出口、11第三导入口、12第三导出口、13第四导入口、14第四导出口、15模唇调节螺丝、16吊装环、17侧面吊装螺丝孔、18挡板固定板、19挡板固定板紧固螺丝、20边板挡板、21边板挡板紧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木太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木太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5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