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换膜DLP光固化3D打印机用树脂槽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5777.2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玉;孙冬;李鸣珂;江小勇;彭羽健;谢卫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55;B29C64/3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dlp 光固化 打印机 树脂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可快速换膜DLP光固化3D打印机用树脂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置的上端盖(1)、上夹板(3)、下夹板(6)、底座(8);
所述上端盖(1),中部是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下边缘是压框,压框边缘有倒角,用于绷紧膜;
上端盖(1)的边缘开设有多个用于与上夹板(3)进行定位的定位孔;所述上夹板(3),上表面有多个定位柱,用于与上端盖(1)进行定位配合,下表面有四个凸台,用于与下夹板(6)进行定位配合;
上夹板(3)中间是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下边沿周围固定有四个锯齿夹板(12),锯齿夹板(12)上安装了扭转弹簧,用来固定聚全氟乙丙烯薄膜;
上夹板(3)和上端盖(1)的边缘对应位置开设有四个插口,插口内侧分别安装有弹簧卡扣(10、11);
下夹板(6)中间是矩形通孔,其四周有多个定位孔,分别用于与上夹板(3)和底座(8)的定位;
下夹板(6)上表面沿着其矩形通孔分布有四根柱状锯齿条(9),可穿过上夹板(3)和上端盖(1)上的四个插口,弹簧卡扣的锁舌与柱状锯齿条(9)的齿底相抵,形成自锁,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底座(8)中间是矩形通孔,底座的边缘设有四个定位凸台,用于与下夹板(6)定位配合,底座(8)的矩形通孔上方设置一块玻璃板(7);
在上夹板(3)下表面的矩形通孔周围放置有上夹板硅胶垫片(4),
在下夹板(6)上方设有下夹板硅胶垫片(5);
当放置聚全氟乙丙烯薄膜时,其置于上夹板硅胶垫片(4)下方,其边缘由锯齿夹板(12)固定;玻璃板(7)伸入下夹板(6)的矩形通孔与被绷紧的聚全氟乙丙烯薄膜接触;通过柱状锯齿条(9)的锯齿槽与上端盖的弹簧卡扣的卡合位置,改变聚全氟乙丙烯薄膜的绷紧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换膜DLP光固化3D打印机用树脂槽,其特征在于:下夹板硅胶垫片(5)设置在下夹板的垫片槽内,其高度大于下夹板(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快速换膜DLP光固化3D打印机用树脂槽,其特征在于:玻璃板(7)为有机玻璃板或石英玻璃板。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可快速换膜DLP光固化3D打印机用树脂槽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上夹板硅胶垫片(4)放入上夹板(3)的垫片槽中,然后将聚全氟乙丙烯薄膜置于上夹板硅胶垫片(4)的下方,并用四个锯齿夹板(12),固定住;
步骤二:接着是上夹板(3)与下夹板(6)之间的装配;将下夹板硅胶垫片(5)置于下夹板(6)的垫片槽中,然后上夹板(3)的定位柱与下夹板(6)的定位孔相配合,同时下夹板(6)的四根柱状锯齿条(9)穿过上夹板(3)的弹簧卡扣,并形成自锁,让上夹板(3)与下夹板(6)固定装配在一起,此处下夹板硅胶垫片(5)的厚度要大于下夹板的垫片槽的深度,以便上夹板(3)与下夹板(6)夹紧时上夹板硅胶垫片(4)和下夹板硅胶垫片(5)能进一步贴合夹紧聚全氟乙丙烯薄膜;
步骤三:接着是上端盖(1)与上夹板(3)的配合;上端盖(1)矩形通孔下边缘的压框穿过上夹板(3)的矩形通孔,同时上端盖(1)的定位孔与上夹板(3)的定位柱配合,定位柱上套有压缩弹簧(2),用于对上端盖(1)起到弹性支撑作用;下夹板(6)的四根柱状锯齿条(9)穿过上夹板(3)及上端盖(1)的弹簧卡扣;上端盖(1)的压框部分穿过上夹板(3)与下夹板(6)的矩形通孔,同时压框会绷紧聚全氟乙丙烯薄膜,通过调节四根柱状锯齿条(9)穿过上端盖弹簧卡扣的位置,进而调节聚全氟乙丙烯薄膜被绷紧的松紧程度;
在底座(8)的矩形通孔边沿为凸起的矩形凸台结构,以放置玻璃板(7),底座(8)与下夹板(6)通过定位孔柱配合,玻璃板(7)可伸入下夹板(6)的矩形通孔内,并与绷紧的聚全氟乙丙烯薄膜接触,成为树脂槽的底部;
将装配好的树脂槽放置在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上,即可供3D打印机进行打印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57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