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9328.5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武;卢序;傅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6;C09D7/61;C09D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涂料 及其 制备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低表面能的颗粒与树脂、固化剂混合、稀释,得到组份A;将具有纳米孔隙的疏水材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疏水材料与树脂、固化剂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组份B;所述超疏水涂料包括组份A和组份B;
所述树脂选自环氧树脂;
所述具有纳米孔隙的疏水材料选自经过疏水处理的气凝胶颗粒、经过疏水处理的火山岩颗粒、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改性的气凝胶颗粒中的一种;
所述低表面能颗粒选自刚玉颗粒、铝粉颗粒和碳化硅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颗粒的表面能小于70m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份A中,所述低表面能的颗粒与所述树脂、固化剂的体积比为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后,所述树脂、固化剂占所述组份A质量的3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二甲苯、乙酸丁酯、丙酮和乙醇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颗粒的粒径为0.5-5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颗粒的粒径为1-2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颗粒的粒径为1-3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份B中,所述研磨后的疏水材料与所述树脂、固化剂的质量比为5:(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后的疏水材料的粒径为0.1-10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后的疏水材料的粒径为在0.5-5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后的疏水材料的粒径为在1-25微米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超疏水涂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超疏水涂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组份A喷涂于基体或底涂上,闪干或干燥后,得到具有“荷叶效应”微米级结构的涂层A;在涂层A之上施工涂料B,控制涂层B干膜厚度,使涂层A的颗粒暴露部分不会被全部遮盖,且涂层B中所添加的具有纳米孔隙的疏水材料的颗粒均布于涂层B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A的干膜涂层厚度为2-100微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A的干膜涂层厚度为3-50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A的干膜涂层厚度为5-35微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B的干膜涂层厚度为0.5-5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未经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3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