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9638.7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3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珍;林裕其;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莉娜;黄秀婷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果香味 罗汉果 鱼腥草 纤维素酶溶液 果胶酶溶液 保健效果 原料搭配 原料制备 制备工艺 山楂 消暑 薄荷叶 茶树 荷叶 叶片 苹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茶树鲜叶片100‑120份、荷叶8‑10份、山楂7‑8份、罗汉果5‑10份、鱼腥草5‑10份、纤维素酶溶液0.2‑0.3份、果胶酶溶液0.1‑0.2份、苹果20‑30份、薄荷叶5‑7份。该发明克服了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其原料搭配合理,具有果香味浓郁,且有消暑保健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应用在白茶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是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现在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需求渐渐多样化,白茶因其口味清淡,且功效单一,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果香浓郁、留香持久、原料搭配合理且具有清凉、解暑、防感冒的保健效果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己成为当务之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原料搭配合理,具有果香味浓郁、留香持久,且有清凉、解暑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在原有单一白茶原料的基础上添加了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并搭配以优选配比,可达到清凉解暑、止咳、解表的功效,通过在加工中添加纤维素酶溶液、果胶酶溶液,先采用酶类对萎凋的茶树叶片进行处理后再配合用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混合萃取液,经保温、烘干、烘焙后制得果香味白茶。其大大改良了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使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采用苹果、薄荷叶改良了白茶口味单一、清淡的缺点,使得制备的白茶果香浓郁、留香持久。
所述原料还包括金银花12-15份。
原料添加金银花与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复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备的白茶的防感冒功效。
所述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上述优选的果香味白茶的各原料用量比例可以使得制备出的白茶兼具最优的保健功效和果香味。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25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3h,如此交替重复2-3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35℃保温2-3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0-28℃保温5-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机械
- 下一篇:送电装置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