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9993.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97 | 分类号: | C01B32/9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碳化硅 冶炼 | ||
1.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炉身和炉头,所述炉头中设有固体石墨电极及与固体石墨电极电性连接导电铜排,所述导电铜排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以将供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提供给固体石墨电极,所述炉身内设有由石墨粉组成的电阻式炉芯,所述电阻式炉芯与炉头的固体石墨电极电性接触,还包括具有出水管道及进水管道的水循环装置,所述炉头上设置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冷却部,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道与冷却部的进水口连接、水循环装置的进水管道与冷却部的出水口连接以使水流过冷却部,冷却部利用流过的水吸收炉头产生的热量,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均设有PLC控制器,
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将蓄电池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合适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提供给炉头;
所述的炉身由内炉体和外炉体组成,在所述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设有磁力加热层,在所述外炉体外侧还设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PLC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包括固定螺杆及两个导电铜排,该冷却部为水箱,所述固体石墨电极的相背两侧对应的依次设置导电铜排、水箱,固定螺杆将固体石墨电极、导电铜排、水箱固定在一起,所述水箱上设置进水管、出水管,所述水箱的进水管与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道连接、出水管与循环装置的进水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包括炉墙、电极冷却压板构件、固定螺杆及两个导电铜排;
所述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一端部嵌入炉墙,且与炉身内的电阻式炉芯电性连接,所述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二端部外露在炉墙外,所述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二端部相背两侧对应的设置导电铜排,固定螺杆用于将固体石墨电极、导电铜排固定在一起,所述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二端部上开设有一收容槽,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一端部内靠近收容槽处设置一卡槽;
所述电极冷却压板构件包括压板、进水管、连接组件及出水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杆及连接挂板;
所述压板上具有供进水管插入的第一通孔及供出水管插入的第二通孔,以及供连接螺杆穿过的固定通孔,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道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通孔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装置的进水管道连接;
将所述连接挂板装入固体石墨电极的卡槽中,且将连接螺杆穿过固定通孔后与卡槽中的接挂板连接,以将压板安装在固体石墨电极的第二端部,如此压板、进水管、出水管及固体石墨电极第二端部上的收容槽构成所述冷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包括两个水箱;该导电铜排上对应的设置该水箱,该固定螺杆用于将固体石墨电极、导电铜排、水箱固定在一起;水箱上设置进水管、出水管,水箱的进水管与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道连接、出水管与循环装置的进水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冷却压板构件的进水管的一端、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应的与该电极冷却压板构件的压板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体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碳化硅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炉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9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深径比孔洞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面散热高可靠功率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