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0356.9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常正实;马恒驰;孙安邦;张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极 阵列 放电 等离子体 废气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处理腔体,该废气处理腔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6),该废气处理腔体内自进气口(5)至出气口(6)依次设置有滤网(7)、光催化处理段(8)、等离子体处理段(9)、催化剂处理段(10)和活性炭处理段(11),其中,等离子体处理段(9)设置有若干个单电极阵列单元,单电极阵列单元采用高频电源驱动;
每个单电极阵列单元均包括绝缘底座(1)、设置在绝缘底座(1)上的两个绝缘柱(2)以及用于固定两个绝缘柱(2)顶部的绝缘杆(3),每个绝缘杆(3)的内部中空,在其中嵌入导电金属管,两个绝缘柱(2)之间自下而上均匀设置若干个与导电金属管连接的单电极(4),工作时,单电极(4)与高频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底座(1)呈长方体状,其厚度为10~30mm,长为300~1000mm,宽为100~400mm;在绝缘底座(1)距两宽边中线10~30mm处,设置有两个长50~100mm的M8螺杆,用于连接绝缘底座(1)与绝缘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柱(2)为直径20~50mm,长300~600mm的圆柱体;圆柱体内部中心空心,嵌入有长度200~500mm,外径10~40mm,内径8~38mm的导电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柱(2)表面开设有长200~500mm、宽6~15mm开口,用于将导电金属管露出,连接高压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杆(3)的长度为300~1000mm,直径为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电极阵列式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电极(4)均为半径0.5~2mm的导电金属丝,一端固定一长20~40mm、宽6~12mm、厚度为3~10mm的导电方块,用于将导电金属丝卡入左绝缘柱开口并固定;另一端为弹簧结构,固定在绝缘柱开口处与导电金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03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