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翻转辊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1629.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凌以静;黄定雄;肖海;潘秀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王雨时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翻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装配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翻转辊道。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盖三槽气门锁夹装配需要将发动机缸盖顶升、翻转,由于锁夹与气门配合精密,设备需要很高的压装精度。现有设备通过在辊道下方设计顶升翻转机构实现功能,顶升机构先将托盘连同缸盖定升脱离辊道,翻转机构驱动翻转至额定角度。实际运行中,顶升机构顶升距离长,占用设备整体周期时间长。由于顶升翻转结构与压装设备主体分开设计,与设备主体无具体机械联系,组装精度受装配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大,造成调试困难。顶升翻转机构采用托盘底面作为基准面,托盘精度偏差影响设备压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翻转辊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在辊道下方设计顶升翻转机构实现翻转功能,在发动机缸盖三槽气门锁夹装配时,由于顶升翻转结构与压装设备主体分开设计,顶升翻转机构需要顶升的距离很长,导致设备整体周期占用时间拉长,降低胜场效率,且组装精度受装配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大,合格率低,调试困难。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集成翻转辊道包括:支架、旋转机构、辊道机构、顶升机构及集成定位夹具,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辊道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顶升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所述辊道机构之间、并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集成定位夹具设置于所述辊道机构上方、并连接所述旋转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成定位夹具包括夹紧座、定位板及夹具定位销,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夹紧座,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夹具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旋转平台、旋转轴及旋转气缸,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两端、并连接所述支撑板做旋转运动,所述旋转气缸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平台。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分度指示盘。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辊道机构包括辊道基体、若干滑轮及电机,所述辊道基体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上,若干所述滑轮平行设置于所述辊道基体内侧两端,所述电机连接若干所述滑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辊道机构还包括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设置于所述辊道基体前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板、若干顶紧单元及顶升定位销,所述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下方,所述顶升板上设有与所述夹具定位销匹配的所述顶升定位销,若干所述顶紧单元设置于所述顶升定位销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成顶升机构还包括防下沉气缸及限位块,所述防下沉气缸设置于所述顶升气缸一侧,所述防下沉气缸连接所述限位块,所述所述限位块通过防下沉气缸推送至所述顶升气缸下方。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成翻转辊道还包括若干传感器及PLC控制器,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辊道机构、限位气缸、顶升机构及防下沉气缸上,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若干所述传感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销为圆柱定位销或菱形定位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减小了设备成本;将旋转机构、辊道机构及集成定位夹具一体化,将顶升机构集成设计在辊道机构上,极大缩短了顶升距离,减少4秒动作时间,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另外翻转角度可小于90度,满足大角度翻转需求,拓展应用范围,本发明自动化生产,减少了因装配人员主观原因导致的合格率低下,压装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翻转辊道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定位夹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轴设计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下沉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旋转机构3-辊道机构4-顶升机构5-集成定位夹具21-支撑板22-旋转平台23-旋转轴24-旋转气缸41-顶升气缸42-顶升板43-顶紧单元44-顶升定位销45-防下沉气缸46-限位块51-夹紧座52-定位板53-夹具定位销5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1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密封传送带
- 下一篇:一种治具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