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1977.9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禹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阳益荣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工用 压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条棒结构技术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
背景技术
未经压条处理茶叶颗粒的均匀程度较差造型粗糙凌乱,影响茶叶的品质,压条是众多名优茶造型的关键工序,目的是塑形、失水、显毫和提香,能后有效的解决茶叶造型难看,提高茶叶的观感提升茶叶的档次。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茶叶加工的压条棒结构在使用时其存在易碾碎茶叶,造成茶叶的浪费损耗严重,影响茶农的经济效益,且压条棒的旋转滑动不顺畅,阻力过大导致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易碾碎茶叶,造成茶叶的浪费损耗严重,且压条棒的旋转滑动不顺畅,阻力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其中,该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包括有:
压条棒支撑骨架、轴承、中心固定轴、拱形缓冲板、滚筒、手柄、扇形固定槽和限位顶板;
所述压条棒支撑骨架由六跟骨架连接固定组成,六根骨架沿压条棒支撑骨架的中心线呈圆形阵列固定设置,且压条棒支撑骨架的中心贯穿开设有中心轴孔;所述轴承镶嵌设置于压条棒支撑骨架中心轴孔的左右两端,且轴承的一端凸出于压条棒支撑骨架左右两侧侧壁的端面设置;所述中心固定轴贯穿通过压条棒支撑骨架的中心轴孔,并插嵌固定于两处轴承的内部,且轴承可联动整个叶压条棒本体于中心固定轴上自由转动;所述压条棒支撑骨架的六根骨架内部均为镂空设置具有薄壁特征,且拱形缓冲板滑动设置于骨架的内部镂空滑槽中,并通过骨架顶端焊接固定有限位顶板限位挡置于镂空滑槽的内部;所述手柄套插固定于中心固定轴的左右两端,且手柄的外缘还套置有防滑橡胶环;所述扇形固定槽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焊接横置有支撑转轴,支撑转轴贯穿通过滚筒的中心轴孔并将滚筒定位安装于扇形固定槽的内部,且滚筒通过支撑转轴可于扇形固定槽的内部自由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缓冲板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滑板,且定位滑板的中间部分为镂空设置,另外压条棒支撑骨架的六根骨架内部的镂空滑槽中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拱形缓冲板通过缓冲弹簧伸缩支撑于镂空滑槽的底板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扇扇形固定槽夹置于压条棒支撑骨架每两根骨架之间的夹角内部,其与压条棒支撑骨架焊接固定相连接。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棒支撑骨架的设置,棒支撑骨架的六根骨架内部的镂空滑槽中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拱形缓冲板通过缓冲弹簧伸缩支撑于镂空滑槽的底板之上,在压条棒本体旋转滚动对茶叶进行压条时,镂空滑槽内部的弹簧会受力收缩,并产生反弹力,对直接作用于茶叶之上的来自于双手的下压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茶叶承受的滚动下压力过大导致过多的茶叶被捏碎,造成茶叶碎渣增多,浪费茶叶严重,影响茶农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扇形固定槽的设置,扇形固定槽内部滚筒的自由滚动设置,有助于提高整个压条棒本体的旋转滚动的流畅性,减小压条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压条棒本体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条棒支撑骨架内部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条棒支撑骨架,2-轴承,3-中心固定轴,4-拱形缓冲板,5-滚筒,6-手柄,7-扇形固定槽,8-限位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发明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2,一种茶叶后加工用的茶叶压条棒结构,包括有:
压条棒支撑骨架1、轴承2、中心固定轴3、拱形缓冲板4、滚筒5、手柄6、扇形固定槽7和限位顶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阳益荣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开阳益荣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1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环卫餐厨管理系统
- 下一篇:社区智能垃圾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