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员渡河或货物输送的折叠式悬索桥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2202.3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石;王文超;胡强;王唱;赵家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5/127 | 分类号: | E01D15/127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员 渡河 货物 输送 折叠式 悬索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渡河快搭桥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索道桥装置。
背景技术
索桥广泛应用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水面上,可供人员或货物传送,但是其基建工程量大,一旦建成不可更改。军队中还有一种快搭浮桥,可以机动的在水面上较快速的搭建起通道供人员和车辆通过,但是这种渡河办法存在工程量大、需求人员多和水流湍急水况下难以适用的问题。
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在河流两岸搭建起人员或小型货物传送的传送通道,这种装置能够非常快速地在河流两岸搭建起索桥,并且不受水流、天气的影响,所需的人员和装备也很少,拆卸也非常方便,机动性非常好。在抗险救灾时可以立即搭建起来,抢夺时间;在部队前行或者作战时,也能非常隐蔽而快速的将人力物力快速渡河,极大提高部队在复杂水文环境下的作战机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性强、具有连续性、具有柔性适应性、具有大伸缩比的能够快速在河流两岸搭建的用于人员渡河或货物输送的折叠式悬索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运载车、框架、起竖驱动缸、桥体收放装置、2个直线驱动缸、主钢缆绞车、2条钢缆、引缆绞车、引缆、折叠式桥体、对接框,其中框架与运载车体后端通过转动副连接,转动副方向与运载车行驶方向垂直,起竖驱动缸的缸筒的底部与运载车底部通过球铰相连,其伸出杆的顶部与框架通过球铰连接,桥体收放装置设在框架内,并与框架通过移动副连接,2个直线驱动缸的套筒底部分别固定在框架的底部边框上,其伸出杆顶部通过球铰与桥体收放装置桥体收放厢的两个上框的底部相连,直线驱动缸的移动方向与上述框架的移动副方向平行,主钢缆绞车和引缆绞车固定在桥体收放装置顶部上面,折叠式桥体置于桥体收放装置内部,桥体收展方向与上述框架的移动副垂直,设有定滑轮的对接框固定在对岸路地上;引缆绞车卷绕的引缆通过定滑轮与对接框相连;衡张力绞车两个卷筒卷绕的两条钢缆通过桥体收放装置顶部上面固连的定滑轮绕到桥体收放装置顶部下面从可折叠式桥体单元的钢缆滑轮组中间滑过与上述引缆固连,通过引缆牵拉到对岸路地且锁定在对接框上;折叠式桥体悬挂在两条钢缆上,在引缆牵引下从桥体收放装置内展出与对接框相连,可在桥体收放装置的牵拉下折叠到桥体收放装置内。
所述折叠式桥体是由若干相同的可折叠框式桥体单元前后连接而成,可折叠框式桥体单元有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所述可折叠框式桥体单元包括2个承载框、2个可折叠拉杆、可折叠地板单元、2套可折叠护栏,每个承载框两侧上下分别设有4个导向滚轮;每个承载框左右两组竖直框架内的顶部对称地设有2组钢缆滑轮,每组钢缆滑轮为上下排列的两个滑轮;2个可折叠拉杆分别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2个承载框的竖直框架上部连接;可折叠地板单元包括两块地板,两块地板之间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连接,地板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承载框的竖直框架连接,转动副方向均与可折叠拉杆的转动副平行;2套结构相同的可折叠护栏分别设在两个承载框的竖直框架之间,所述可折叠护栏包括竖杆、4根横杆、4根斜杆,两个滑块和两片弹簧片,竖杆的一端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地板之间的转动副连接,转动副方向与可折叠拉杆的转动副垂直,其另一端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两根横杆的一端连接,竖杆的中部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另外两根横杆的一端连接,这四根横根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两侧的承载框连接,在竖杆与横杆的两处连接点的下面分别设有滑块,二根斜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上方的滑块连接,另外二根斜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下方的滑块连接,这四根斜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带有间隙的转动副与两侧的承载框连接,滑块上面设有弹簧片。相邻两个可折叠框式桥体单元通过可折叠拉杆连接,相邻的可折叠拉杆的转动副的轴向相互错开,可折叠拉杆可向下折叠或展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