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调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2710.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齐永杰;徐文兵;黄忠向;黄聪光;胡建斌;吴峰;李群岭;潘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量 烤烟 烟叶 调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烤烟成熟期降雨量较大,一般容易产生含水量较高的烟叶;长期阴雨缺乏光照及下二棚部位的烟叶一般含水量较大,也容易产生含水量较高的烟叶。但如果烟叶表面浮水较多,其内在含水量并未发生很大的改变,并不属于含水量较高的烟叶。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一般表现为内在干物质不够充实,调制时易烤糟,造成调制后烟叶使用价值低或无使用价值,影响烟农综合收益。
发明内容
为避免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烤糟而影响烟农综合收益,提升该类型烟叶烘烤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调制方法,使用该技术能提高该类型烟叶调制质量。
本方法调制原则:早排湿,快排湿,先拿水后拿色。
本方法调制要点:掌握变黄温度稍高,促进变黄速度加快,减少内含物质消耗;变黄期干湿差适当拉大,排除水分;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应稍低,提前开始慢升温;升温定色阶段大火力排湿,慢升温,45℃以前烟叶干燥程度应较高。
本方法技术要点:雨后采收烟叶,装烟时,烧小火,确保烤房温度32-34之间;38度发现底层(上升式)叶耳变黄提前拉大干湿差,防止叶基部烤黑;稳温时间要灵活。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变黄阶段:技术要领是加快变黄速度,减少内含物质消耗。升温速度1℃/小时,干球温度37-38℃,保持干湿差2-3℃。要求底棚烟叶叶片发软,基本变黄。到达目标后,以1℃/3小时的速度升温,干球温度达42℃,要求底棚烟叶主脉发软,叶片勾尖卷边,顶棚烟叶基本全黄。
(2)定色阶段:技术要领是提前排湿、加强排湿。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8-50℃,底棚烟叶叶脉变黄,一半以上叶片干燥,未达此目标应适当延长烘烤时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7℃,要保证排湿顺畅,进风均匀,使烟叶顺利脱水干燥。在48-50℃温度段达到目标后以2小时升1℃的速度升温至54-55℃,控制湿球温度在38℃,使烟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叶片全干,近叶尖1/3处主脉干燥,未达到烟叶变化目标,干球温度不超过55℃,此阶段湿球温度最高不超过40℃。
(3)干筋阶段:技术要领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在保持干球温度不过高,湿球温度不过低的条件下,主要靠时间长短使烟叶实现干筋。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67-68℃进行稳温,控制湿球温度在40-41℃之间,给予足够的时间,直到全部烟叶干燥,此阶段干球温度不能超过68℃,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烤糟风险。
2、提高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调制质量。
3、提升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调制后等级质量,提高烟农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变黄阶段:技术要领是加快变黄速度,减少内含物质消耗。升温速度1℃/小时,干球温度37-38℃,保持干湿差2-3℃。要求底棚烟叶叶片发软,基本变黄。到达目标后,以1℃/3小时的速度升温,干球温度达42℃,要求底棚烟叶主脉发软,叶片勾尖卷边,顶棚烟叶基本全黄。
(2)定色阶段:技术要领是提前排湿、加强排湿。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8-50℃,底棚烟叶叶脉变黄,一半以上叶片干燥,未达此目标应适当延长烘烤时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7℃,要保证排湿顺畅,进风均匀,使烟叶顺利脱水干燥。在48-50℃温度段达到目标后以2小时升1℃的速度升温至54-55℃,控制湿球温度在38℃,使烟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叶片全干,近叶尖1/3处主脉干燥,未达到烟叶变化目标,干球温度不超过55℃,此阶段湿球温度最高不超过40℃。
(3)干筋阶段:技术要领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在保持干球温度不过高,湿球温度不过低的条件下,主要靠时间长短使烟叶实现干筋。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67-68℃进行稳温,控制湿球温度在40-41℃之间,给予足够的时间,直到全部烟叶干燥,此阶段干球温度不能超过68℃,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
本方法降低了含水量较高的烤烟型烟叶烤糟风险,提高了该类型烟叶调制质量,提升了调制后等级质量,提高了烟农收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2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