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精准营销的电信用户消费画像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442.5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朱李设;吴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30/0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林梅繁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精准 营销 电信用户 消费 画像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精准营销的电信用户消费画像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用户话单数据做数据预处理,得到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将用户话单数据和新套餐计费规则作为离线计费引擎输入,计算用户在新套餐下消费额,利用新旧套餐下消费额给用户标定类标签;训练新套餐的随机森林模型;根据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要特征;针对每个重要特征,计算新套餐的非潜在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分裂点;利用重要特征和相应分裂点构建潜在用户的用户画像。本发明利用离线计费引擎,计算用户在新套餐下消费额,为用户标类标签,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要特征并构建用户画像,利于新套餐的精准营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面向精准营销的电信用户消费画像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应用越来越多,社交软件也层出不穷,并成为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这对运营商的传统通话、短信等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运营商必须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但是吸引用户是所有新发展道路的前提,而运营商作为基础通信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从基础通信服务入手吸引并留住用户,也即用户的套餐选择。
目前运营商的套餐种类繁多,上海电信的套餐种类有成百上千个,用户难以从众多套餐中选择符合自身消费习惯的套餐。而对电信而言,新推出一个套餐时,也无法准确找到该套餐的潜在用户,难以给用户推荐合适的套餐。所以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找出适合新套餐的潜在用户,从而对潜在用户做精准营销,对电信而言是很重要的。
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消费行为、上网行为等各方面数据而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的模型。用户画像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用户,常用于精准营销。例如用户A基本属性数据为“20岁,经常购买电子产品”,则可抽象出两个标签:“年轻人”、“电子产品爱好者”,根据这两个标签构建的用户画像为“一位年轻的电子产品爱好者”。然而目前电信用户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一般都是基于用户基本属性数据、上网行为数据等,所构建的用户画像反映的是用户基本特征;由于没有基于用户消费话单数据,因而所构建的用户画像无法反映用户套餐消费情况。因此,现有的电信用户画像构建方法,了解不到用户的套餐消费数据,无法用于套餐推送的精准营销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精准营销的电信用户消费画像的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够构建反映用户套餐消费情况的用户画像,该用户画像可以用于电信新推出套餐的精准营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精准营销的电信用户消费画像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用户话单数据做数据预处理,得到用户消费行为数据;
步骤S2、将用户话单数据和新套餐计费规则作为离线计费引擎的输入,计算用户在新套餐下消费额,利用新旧套餐下消费差额给用户标定类标签;
步骤S3、利用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和所标定的相应类标签,训练新套餐的随机森林模型;
步骤S4、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要特征,得到重要特征集合;
步骤S5、针对每个重要特征,计算新套餐的非潜在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分裂点;
步骤S6、利用重要特征和相应分裂点构建新套餐的潜在用户的用户画像。
优选地,所述步骤S2的处理方法如下:
将用户在目前套餐下的消费话单和新套餐计费规则作为离线计费引擎的输入,计算用户基于目前的消费行为习惯、新套餐计费规则的消费额;用户在目前套餐下的消费额记为Consum1,在新套餐计费规则下的消费额记为Consum2;
如果Consum1Consum2,将类标签标定为1,表示该用户是新套餐的潜在用户;如果Consum1≤Consum2,将类标签标定为0,表示该用户不是新套餐的潜在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未经广州天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吸附罐
- 下一篇:一种钡盐废水综合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