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4043.0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江;凌国;张真铭;韩东升;陈国炜;李向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rfid 读写 接收 灵敏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数据采集的步骤;
步骤S2:数据复用的步骤;
步骤S3:多分支并行处理的步骤;
步骤S31:均值判定的步骤:标签数据采集的同时将一定数目采样点的平均值计算出来,与当前采样点值比较,采样点值大于平均值时量化为“1”,采样点值小于平均值量化为“0”,从而实现标签采样数据的量化处理,再根据标签数据编码类型逐段将量化处理结果判定为标签数据的符号“0”和“1”;
步骤S32:周期极值检测的步骤:根据标签数据的速率确定周期的窗口大小,依据周期窗口从数据FIFO中取对应数量的采样点,检测其中的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根据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的信息判定标签数据的符号“0”和“1”,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的信息包括其在窗口中所处位置、幅度;
步骤S33:波形趋势分析的步骤:根据周期窗口内的采样点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判定标签数据的符号“0”和“1”,上升和下降由相邻采样点的差值的符号决定;
步骤S34:包络及均值线特征处理的步骤:提取周期窗口内的采样点的包络,加入均值线的位置,根据均值线与包络的位置关系、交点位置、围成的封闭区间等特征综合决定标签数据的符号“0”和“1”;
步骤S4:数据筛选,首先根据解码数据末尾自带的校验验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分析通过校验的几种情况:若是只有一个校验通过即作为最终结果;若是多个校验通过的数据相互对比,如果一致随便取一路作为最终结果,如果不一致,参照经验值进行判定取可靠的那一路作为最终结果;若是没有通过校验的数据需要分析各分支错误原因,需要进一步补偿各分支所用经验值,使经验值不断迭代达到解码至少有一路校验通过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的均值判定中,平均值的计算随着采样点的抽取而实时更新,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若抽取的当前采样点为SN,平均值aver为
其中,SN-1为SN前一时刻的采样点,SN+1为SN后一时刻的采样点,参与运算的2N+1个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和标签回复的数据码元周期成固定倍数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周期极值检测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的位置差值跟阈值比较,同时参照幅度的差值可以判定所截取的窗口内的码型符号。
4.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波形趋势分析只需关注时间网格内标签回复数据波形的包络走势,无需复杂的计算,当时间网格内上升采样点的数目和下降采样点的数目统计完成后,参考阈值进行符号判定,该阈值事先根据概率计算出来,并参考实验数据修正而得到,即为先验经验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络及均值线特征处理是针对时间网格内的波形包络及波形均值线的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均值线即为时间网格内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所对应的位置线,它与波形包络相交,研究交点的个数以及交点的位置分布,同时参考波形包络与均值线围成的封闭区间的等效面积,判定该时间网格内的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一种在FPGA内编程实现的信号处理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是符合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标准的读写器,标准代号为:GJB7377.1-2011;读写器包括接口电路模块、MCU模块、保密模块、FPGA模块、DA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发射电路模块、接收电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40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