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工业使用的自动化缝纫穿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4125.5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卞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亚飞 |
主分类号: | D05B87/02 | 分类号: | D05B8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工业 使用 自动化 缝纫 穿针 方法 | ||
1.一种面向工业使用的自动化缝纫穿针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针按照不同的类型放入不同的针盒(101)中,且针孔朝靠近运针装置(3)的方向放入,针顺着落针斜槽(1014)进入推针槽(1015);
步骤二、线头被拉线组件(405)夹住,控制系统使存针装置(1)的电机转动,将所需的针转到推针杆一(201)对应位置处;
步骤三、存针装置(1)的电机停止工作,推针装置(2)的气缸开始工作,气缸带动推杆固定块(205)在推杆滑槽(204)中向靠近存针装置(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推针杆一(201)穿过穿杆孔(104)进入推针槽(1015),将针推到运针槽(306)中;气缸再带动推杆固定块(205)向远离存针装置(1)的方向运动,推针杆一(201)回退,推针杆二(202)向前运动,推针滑块(206)使针在运针槽(306)中向靠近拉线装置(4)的方向运动,针碰到压力传感器(304),气缸停止工作,此时针孔位于穿针孔上方;
步骤四、拉线装置(4)的电机开始工作,通过履带(404)上的拉线组件(405)将线放入线槽(303)中,覆盖在针孔上方;
步骤五、穿针装置(5)的穿针驱动装置(506)开始工作,带动连接杆(50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上压线块(502)、穿线器(501)和压针块(505)向下运动,上压线块(502)与下压线块(503)相配合压住线,此时拉线装置(4)的电机开始反转,线头脱离拉线组件(405),穿线器(501)的下压板(5012)压住针的针孔处,使针孔对准穿针孔(305),连接杆(504)继续带动穿线器(501)的穿针杆(5013)向下运动,压针块(505)压住针体,穿针杆(5013)继续下压完成穿线过程;穿线完成后,剪线基体(701)移动至指定位置,线落入剪线槽(704)中,刀片(702)受升降装置控制下移,将线剪断,然后刀片(702)和剪线基体(701)依次复位;
步骤六、穿针装置(5)的穿针驱动装置(506)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返回初始状态,电机控制旋转杆(301)旋转,且推针装置(2)的气缸开始向靠近存针装置(1)的方向运动,推针杆一(201)和推针杆二(202)返回初始状态,出针装置(6)的电磁体(601)通电,进而将针吸附;
步骤七、电机带动旋转杆(301)反转,返回初始状态,电磁体(601)断电,针掉入电磁体(601)下方的收集器(602),通过出针通道(603)完成出针,重新将新的线头被拉线组件(405)夹住,选择需要穿线的针,开始下一次穿针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工业使用的自动化缝纫穿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过程使用的穿线系统包括存针装置(1)、推针装置(2)、运针装置(3)、拉线装置(4)、穿针装置(5)、出针装置(6)、剪线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的存针装置(1)一侧设置有推针装置(2),另一侧设置有运针装置(3);所述运针装置(3)远离存针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拉线装置(4),运针装置(3)靠近拉线装置(4)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穿针装置(5);所述的出针装置(6)设置于运针装置(3)的一侧,剪线装置设置于拉线装置(4)的一侧;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自动穿线系统各装置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工业使用的自动化缝纫穿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针装置(1)包括针盒(101)、针盒转盘(102)和防落针环(103),所述的防落针环(103)套于针盒转盘(102)外部,防落针环(103)的侧面设置有穿杆孔(104);所述的针盒转盘(102)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不同的针盒凹槽,该针盒凹槽沿针盒转盘(102)的径向开设,针盒(101)两侧设置有挂耳,针盒(101)通过该挂耳固定于针盒凹槽内,针盒(101)上部设置有针盒盖子(1012),针盒盖子(1012)下方设置存针槽(1013),该存针槽(1013)通过落针斜槽(1014)与推针槽(1015)相连通,所述的针盒转盘(102)受电机控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亚飞,未经卞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41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