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5370.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生;周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6;B01D53/50;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催化 装置 脱硫 脱硝塔烟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通过将脱硫脱硝塔烟气出口的烟气温度降到40℃以下来实现烟羽的消除。本发明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可有效减少水损耗,同时消除了烟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属于烟羽消除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17年7月1日起,国内炼油行业催化装置烟气排放执行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如下:颗粒物≯3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为适应此标准,目前国内催化装置都增加了烟气脱硫脱硝设施,采用的技术都为湿法脱硫技术,技术来源有美国BELCO公司技术、宁波工程公司技术等。
由于催化烟气脱硫脱硝采用湿法脱硫,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约162~180℃,需消耗大量工艺水进行冷却,经过洗涤、蒸发,最终排口温度达到当地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排出,形成大量的白色烟汽,烟气拖尾绵延数百米,外形呈羽毛状,烟羽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烟羽现象严重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除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塔烟羽方法,将脱硫脱硝塔烟气出口的烟气温度降到40℃以下。
这样在夏季看不到白烟,冬季白烟能减少80%。采取降温,可以减少脱硫脱硝塔的补水量,投资低,易实现。
催化装置烟气排放白烟现象原因分析:排口烟气相对湿度100%,水蒸汽含量高,在烟囱排口周围遇到大气,水蒸气凝结会产生雾状白烟,并拖尾严重。另外烟气中含有少量的SO3,SO3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亲和力,即使在较高温度下也很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形成H2SO4分子,且H2SO4分子与水分子间也存在较大的亲和力,容易与水作用形成酸雾。在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当含有气态SO3或H2SO4的烟气通过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时,由于烟气被急速冷却到酸露点之下,这种冷却速率比气态SO3或H2SO4被吸收塔内吸收剂吸收的速率要快得多,因此,SO3或H2SO4不仅不能有效脱除,反而会快速形成难于捕集的亚微米级的H2SO4酸雾气溶胶,同时烟气中含有的亚微米催化剂粉尘,强化了H2SO4气溶胶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酸雾中颗粒较大的雾滴是可以被吸收塔除去的,但是对亚微米级的气溶胶雾滴吸收塔则无能为力,形成的亚微米级的雾滴只能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当含有亚微米级雾滴的烟气被排入到大气中之后,由于这些雾滴粒径与可见光的波长接近,会对光线产生瑞利散射,瑞利散射的特点是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短波的蓝色光线散射要比长波的红色光线强许多,最终使得烟囱在阳光照射侧烟气的烟羽呈蓝色,而在烟羽的另一侧(透射侧)呈黄褐色,这就是一些烟气在湿法脱硫后出现黄色或蓝色烟羽的原因。
在现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无法进一步降低亚微米颗粒物排放浓度的情况下,除由于烟气中水蒸汽凝结所造成的白色烟羽之外,SO3形成的H2SO4气溶胶成为影响烟羽颜色和不透明度最主要的因素。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针对催化裂化烟气含催化剂粉尘、SOX以及NOX的特点,通过降低脱硫脱硝塔浆液温度来降低脱硫脱硝塔烟气出口的烟气温度,可有效消除烟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5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