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5693.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瑶;陈孟谈;周金忠;王思丽;别平洋;陈孟树;陈孟栋;陈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周年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托竹荪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红托竹荪,是生长在竹林或杂木林下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红托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市场全年的需求量都很大。但是,传统的红托竹荪种植的方式较为简单,导致红托竹产量受季节限制,不能全年向市场销售保鲜竹荪,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季节性出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或选取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
步骤2、按重量份数称取50-65份的杂木屑发酵料、15-30份的玉米芯、15-25份的麦麸、1-4份的黄豆粉、1-4份的石膏粉、0.4-1份的白糖、0.1-1.4份的KH2PO4、0.1-0.4份的MgSO4、以及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装入菌袋中,采用涡口插棒的方式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冷却,再在无菌室或无菌箱中拨去插棒,采用中间接种的方法,接入菌种块,塞好棉塞,但不局限于这一种方法,也可以采用扎口机封口,在灭菌后的菌袋表面打孔接种等方法完成菌袋装袋、封口和接种,运到发菌室中,在20-26℃下避光培养发菌,菌袋布满菌丝后,继续培养8-15天获得红托竹荪菌棒
步骤3、把步骤2中得到的红托竹荪菌棒运到可以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内覆土,但不限于步骤1的大棚,只要是可以自动调控温湿度,并能满足红托竹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照和CO2需求的环境内即可,边覆土边浇水,确保菌棒与覆土材料不留空隙,然后保持温度20-26℃,湿度70-80%,头1-3天,如果温度适宜则不通风,以后每天通风0.5-1小时,培养15-50天,菌丝长出土面;
步骤4、菌丝长出土面后进入出菇管理期,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土面处于湿润状态,保持空气湿度至80-95%,夜间温度控制在13-20℃,白天温度为18-26℃,光照强度为100-300lux;夏秋高温季节早晚各通风0.5-3小时,冬、春低温季节中午通风0.5-1.5小时,保持棚内的空气清新,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竹蛋,此时应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75-85%,棚内温度低温保持在13℃以上、高温保持在26℃以下,光照强度100-300lux,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保持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换气2-4次,每次时间为0.5-1小时;25-35天后竹蛋长大成熟,可以采收销售保鲜竹蛋,或让竹蛋破壳形成子实体;
步骤5、竹蛋采收要根据储运时间来确定成熟度,采摘时间为上午8-12点,下午17-19点,采摘时一手托住竹蛋,另一手用小刀将竹蛋从基部割下;或者用手抓住竹蛋轻轻的扭转180°将其采下。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包括下层覆盖遮阳网上层覆盖透明塑料膜的内大棚和覆盖黑白膜的外大棚;内大棚规格为长6-30m、宽3-10m、高2.5-5.5m、肩高1.2-3.0米,外大棚(1)规格为长6.5-30.5m、宽3.5-10.5m,高2.8-6.0m、肩高1.4-3.2米,外大棚与内大棚间距20-50cm,外大棚顶部内侧安装喷水装置,内大棚的顶部内侧安装冷暖风气排管,外大棚与内大棚的两侧边各安装上下两个卷膜器,用于调节大棚内的光照和通风换气;外大棚覆盖黑白膜,一方面起到遮阳的作用,另一方面夏天对阳光进行反射和加之棚顶部的喷水装置向内大棚外顶喷洒冷水,起到低成本降棚内温的目的;内大棚下层覆盖遮阳网和上层覆盖透明塑料膜,一方面起到双层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冬天的晴天时可以把外大棚的黑白膜卷起来,让阳光直射内大棚而起到集聚阳光热能而起到低成本提高棚温的目的;内大棚的顶部安装冷暖通气排管,冷暖通气排管由进水管、回水管、循环热水泵、散热排管和风机,以及15℃以下的冷水供水系统、45℃-80℃的热水供水系统、自动控温装置组成,在夏天高温季节通入冷水降温,冬季低温季节通入热水加温,保证棚内温度保持在12-27℃,同时可以满足竹荪菌丝生长最适合的温度22-26℃,实现红托竹荪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适合温度12-25℃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5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菌棒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