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舶的传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7806.7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涛;靳维维;郝紫金;周星;邹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27/22 | 分类号: | B63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传输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船舶的传输机。
背景技术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数百年来,一直承载着重要的运输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出行通常会随带很多行李或者较重的物件上船,传统的船舶的甲板与岸边往往还有一段距离,那么,拿着较重的物件上船就显得非常吃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传输机,该传输机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在船靠岸的时候将货物运输到船上,或将船上的货物运输至岸上,另外也不会影响船舶的停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传输机,该传输机包括液压伸缩板和传送机构;其中,所述液压伸缩板包括:固定于船舶甲板上的固定段和朝向远离所述船舶的方向可伸缩地向外延伸的伸缩段;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轴、从动辊轴和传输带,所述主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段上,所述从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伸缩段上,所述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辊轴和所述从动辊轴上;所述主动辊轴连接有驱动所述主动辊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沿所述传输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孔,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锁孔相匹配的锁钩。
优选地,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主动轴座,所述伸缩段上设置有从动轴座,所述主动辊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轴座内,所述从动辊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从动轴座内。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座的下方固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从动轴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液压伸缩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固定段内设置有用于伸缩段伸缩的伸缩腔,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伸缩腔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船舶的船外侧,另一端朝向所述伸缩段并与所述伸缩段的底端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伸缩段底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可以平行于所述伸缩段的宽度方向为轴的自转。
优选地,所述导轮的外缘套设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主动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从动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主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段上,所述从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伸缩段上,所述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辊轴和所述从动辊轴上;所述主动辊轴连接有驱动所述主动辊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当船舶靠岸的时候,通过伸缩板向外延伸以绷紧套接于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上的传输带,通过驱动机构将传输带上的物品进行传输,非常的方便,该用于船舶的传输机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在船靠岸的时候将货物运输到船上,或将船上的货物运输至岸上。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用传输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压伸缩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传输带上的接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从动辊轴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主动辊轴及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船舶甲板 2从动辊轴
3主动辊轴 4主动轴座
5从动轴座 6第二固定块
7第一固定块 8传输带
9伸缩段 10固定段
11导轮12支撑架
13减速电机21第三挡板
22第四挡板31第一挡板
32第二挡板81锁孔
82锁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7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翻边模板夹具
- 下一篇:模具拉结结构及基坑中外墙模具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