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7924.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郝晓亮;吴洪华;魏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晓亮 |
主分类号: | A61C7/30 | 分类号: | A61C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畸矫治器 新型口腔 卡接装置 固定块 牙齿 底板 前后方向 上表面 槽沟 弓丝 拉簧 外部 螺栓固定件 紧固螺栓 立柱连接 正畸矫治 自动释放 自行移动 滑板 根尖 牵拉 通槽 下端 正畸 受损 吸收 健康 力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沿前后方向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槽沟,固定块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槽,固定块上安装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滑板,通过外部螺栓固定件带动紧固螺栓旋转,从而将卡接装置的位置固定,防止卡接装置自行移动,提高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稳定性;外部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立柱连接,外部拉簧用于牵拉牙齿、关闭间隙,提高了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正畸矫治效果;槽沟与弓丝的摩擦力较低,当正畸力量过大时能自动释放弓丝,避免牙齿受损和根尖吸收,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和牙周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矫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口腔正畸矫治器,大部分要通过结扎丝与主弓丝进行结扎,才能起到矫治效果。而口腔正畸自锁矫治器,可以不用进行结扎,但是卡接装置容易自行打开,患者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通过外部螺栓固定件带动紧固螺栓旋转,从而将卡接装置的位置固定,防止卡接装置自行移动,提高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稳定性;外部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立柱连接,外部拉簧用于牵拉牙齿、关闭间隙,提高了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正畸矫治效果;槽沟与弓丝的摩擦力较低,当正畸力量过大时能自动释放弓丝,避免牙齿受损和根尖吸收,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和牙周的健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沿前后方向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槽沟,固定块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槽,固定块上安装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滑板,滑板与通槽滑动连接,滑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板的上表面右侧与倒L形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倒L形板上端支板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板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孔,螺孔位于固定块的左侧,螺孔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紧固螺栓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前侧与后侧均对称固定有托槽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有球体,球体的上端不与托槽翼的下端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立柱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左侧面固定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通过外部螺栓固定件带动紧固螺栓旋转,从而将卡接装置的位置固定,防止卡接装置自行移动,提高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稳定性;外部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立柱连接,外部拉簧用于牵拉牙齿、关闭间隙,提高了本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的正畸矫治效果;槽沟与弓丝的摩擦力较低,当正畸力量过大时能自动释放弓丝,避免牙齿受损和根尖吸收,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和牙周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槽翼、2固定块、3卡接装置、31倒L形板、32紧固螺栓、33螺孔、34限位块、35滑板、4底板、5立柱、6球体、7通槽、8槽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晓亮,未经郝晓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7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