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8163.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祖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祖小鸿 |
主分类号: | G08G3/02 | 分类号: | G08G3/02;B63B35/00;B63B5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唐锡娇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预警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其包括控制中心和多个预警装置,每个预警装置都包括雷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航标、航标灯、密闭的浮筒、浮筒升降导向限位组件、锚筋和导轨,雷达探测器包括雷达、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雷达、声光报警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航标安装在浮筒上,浮筒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通过浮筒升降导向限位组件能相对于导轨上下运动;其根据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的时间、面积判断是否报警和/或通知入侵船舶。本发明能对船舶进行准确导向,并在船舶航行发生偏差时进行报警,避免船舶撞击桥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船舶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桥梁防撞措施主要采用被动防撞方式,即采取浮围、缆索拦截、护桩、人工岛、桩群、围堰、半围堰、复合钢浮围等,力图提高桥墩承受船舶冲撞的能力,被动防撞方法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冲撞事故对桥墩的损伤,但被动防撞设施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且仅能对桥梁保护但不能对船舶形成保护。针对被动防撞方式的不足,人们开展了桥梁防撞预警装置研究:比如CN201946130U公开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通过无线电雷达监控船只是否进入监控区域,在船只进入监控区域内时,向主控模块输出信号,主控模块按照船只航行规约及标准,发出声音及光信号,当船只靠近桥梁时,主控模块将控制开启警示信号灯,提醒过往船只注意避让重要构造物。再比如CN102490868A公开的一种航标防碰撞雷达装置,其在航标上安装毫米波雷达和红外夜视摄像装置,毫米波雷达对靠近航标的危险船舶进行距离测定,摄像装置对危险船舶进行摄像,无线收发装置将报警和视频信号传回航标局控制中心,分级进行预警、报警。
桥梁通航孔两侧的桥墩上难以设置合适的航标也是发生船舶碰撞桥梁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航标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在河流的岸边上,叫做岸标,根据船舶航行规定,设置岸标的水域,距离岸边30米以外的河流中心水域为航行水域;很明显这种岸标无法适应桥梁区域。另一种是设置在河流水域中,叫做浮标,这种浮标是由微小的航标船作为载体,航标船虽然可以浮在水面上,但它的固定是靠缆绳加抛锚固定的,当水位上涨或降落时,航标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为了进行准确导向,必须由维护人员重新调整缆绳,甚至重新抛锚,这种浮标如果设置在桥墩处,桥墩处水域狭窄,通行的船只很繁忙,维护人员经常去调整有碍航行安全,并且也会增加维护人员的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以在水位上涨或降落时,自动垂直升降,与水面始终保持固定距离,对通过桥梁通航孔的船舶进行准确导向,并在船舶航行发生偏差时进行报警,避免船舶撞击桥梁。
本发明所述的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和安装在桥梁通航孔两侧的桥墩上的多个预警装置,每个预警装置都包括雷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航标和安装在航标顶部的航标灯,所述雷达探测器包括雷达、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雷达、声光报警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雷达发射电磁波进行探测,并将探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无线通信;每个预警装置还包括密闭的浮筒、浮筒升降导向限位组件、植入桥墩的锚筋(植入的锚筋不会影响桥梁结构)和焊接在锚筋上的导轨,所述雷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航标安装在浮筒上,所述浮筒升降导向限位组件与导轨配合,浮筒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通过浮筒升降导向限位组件能相对于导轨上下运动(即自动垂直升降)。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雷达发送的探测信号判断是否有船舶侵入设定的雷达监测防区,在有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时,如果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的时间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或者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的面积大于设定的面积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如果入侵船舶安装了船载AIS设备,则控制中心通过AIS系统将船舶侵入雷达监测防区的信息发送至入侵船舶,入侵船舶发布报警信息,并纠正船舶偏航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祖小鸿,未经祖小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