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8661.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明;王立平;朱丽静;曾志翔;薛群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7/00;B01D69/12;B01D71/16;B01D71/60;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醋酸 纤维素 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至少将醋酸纤维素、二氧六环、丙酮、甲醇和乳酸混合均匀并加热,形成铸膜液,之后采用相转化法制成平板膜;
(2)将所述平板膜置入聚乙烯醇溶液,之后取出并置入交联溶液进行交联反应,所述交联反应的温度为40~65℃,时间为5~30min;
(3)提供主要由双氧水、能够促使双氧水分解形成氧气的催化剂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以及
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平板膜置于所述混合液中,并加入多巴胺形成混合反应体系,再使所述混合反应体系于室温下反应2~20min,获得所述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
所述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包括:
正渗透基膜;
至少分布于所述正渗透基膜表面的、由聚乙烯醇交联形成的致密过滤层;以及
至少分布于所述过滤层表面的聚多巴胺层;
所述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亲水面与水的接触角为5~20°,所述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纯水通量为20~30 L m-2 h-1,反混通量为0.006~0.18 mol m-2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含量为0.5~5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含量为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溶液包含0.2~2wt%交联剂以及1~5wt%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戊二醛和/或苹果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体系包含1~10wt%双氧水、0.5~3wt%催化剂以及0.5~4wt%多巴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硫酸铜、氯化铁、活性炭、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至少将10~13重量份醋酸纤维素、50~60重量份二氧六环、10~20重量份丙酮、8~10重量份甲醇、6~8重量份乳酸混合均匀,并于40~60℃加热4~8小时,经密封、搅拌、脱泡后配制形成铸膜液,之后采用相转化法制成平板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厚度为140~170μm。
10.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复合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应急水袋或浓盐水再浓缩领域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6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