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加密定位、跟踪包裹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9760.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Q10/0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吴辉辉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加密 定位 跟踪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加密定位、跟踪包裹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信息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
现有快递的安全性存在以下问题:
1.易发生丢包的现象,一旦发生丢失快递的情况,不能继续找到快递位置。
2.快递被别人私拆的现象屡禁不止。
3.客户隐私被泄露,快递单上面的信息任何人都能看到;甚至被丢弃的快递包裹在垃圾箱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后,发生过犯罪事件。
现有快递的实时性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能查询到的快递信息主要是快递人员统计的信息,但是这个信息不精准,不能精准到具体的位置;同时也不实时,因为面对众多快递,快递人员不可能实时统计。
公开号为CN203311462U的专利提供了了一种包裹定位系统,包括设置于运输工具上的GPS装置及与其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设置有监控终端及与其连接的用于读取包裹ID以及运输工具ID的ID识别设备;监控终端设置有存储装置以及网络通信装置。ID识别设备为RFID读写器。包裹以及运输工具均设置有用于记录其ID的RFID标签。无线通信装置为3G通信模块。网络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包括RJ45连接模块、3G通信模块。该实用新型利用ID识别设备记录包裹ID及运输工具ID,能够确切知道包裹在那个运输工具上;通过GPS定位运输工具,便能间接获得包裹的实时位置,对包裹进一步提供了安全保障。该方法操作复杂,并且包裹若遗失在仓库或者快递员偷拆快递,则不能通过运输工具的GPS实时定位,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加密定位、跟踪包裹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快递易泄露隐私并且发生丢包或被快递员偷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裹加密定位的方法,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包裹装入加密袋的信息时,生成随机密码并将所述随机密码发送至收件人的移动终端;
判断收件人输入的密码是否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若是,打开所述加密袋。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自动上报所述包裹的GPS信息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生成包含收件人信息的二维码;
将所述收件人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当检测所述二维码被扫描的通知时,判断是否被预设应用程序扫描,若是,显示收件人的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当获取所述包裹签收成功的通知后,自动清理随机密码及二维码。
一种跟踪包裹的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装有包裹的加密袋发送的随机密码;
通过查询所述包裹的GPS信息实时获取位置信息;
签收所述包裹时,输入所述随机密码以打开所述加密袋。
一种包裹加密定位的系统,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包裹装入加密袋的信息时,生成随机密码并将所述随机密码发送至收件人的移动终端;
解密模块,用于判断收件人输入的密码是否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若是,打开所述加密袋。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自动上报所述包裹的GPS信息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收件人信息的二维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收件人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所述二维码被扫描的通知时,判断是否被预设应用程序扫描,若是,显示收件人的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
清理模块,用于当获取所述包裹签收成功的通知后,自动清理随机密码及二维码。
一种跟踪包裹的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装有包裹的加密袋发送的随机密码;
查询模块,用于通过查询所述包裹的GPS信息实时获取位置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签收所述包裹时,输入所述随机密码以打开所述加密袋。
本发明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能防止快递包裹丢包或被快递远私拆,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提供了快递位置精确实时查询,用二维码代替纸质快递单,保护了收件人用户的隐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包裹加密定位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包裹加密定位的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