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1350.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容;廖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黄志兴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一般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转子和定子,其中定子位于转子外侧,且定子相对于壳体固定。
目前,将定子固定于壳体的方式通常是通过热压配合的方式将具有比壳体外径大的定子置于壳体内。而用热压配合的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热套挤压引起横向应力,会使得磁感恶化并导致主绕组铜耗增加,也导致定子铁芯铁损变大。另外,横向应力也使定子铁芯内径变形并产生杂散损耗,影响电机能效发挥。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将定子固定于壳体中的方式来避免横向应力对定子产生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壳体和定子的固定方式影响电机能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定子,所述定子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定子相对所述壳体固定的定位环。
优选地,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壳体通过紧配合固定,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定位环的外径D1大于所述壳体的内径D2,且所述壳体的内径D2大于或等于所述定子的外径D3。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定位环和所述定子的铁芯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的第一定位槽以及另一者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凸部设置在所述定位环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定子的铁芯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定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定位环。
优选地,所述定子的铁芯的两个端面上的所述定位槽轴向贯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凸部沿所述定位环的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定子之间分别通过紧配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定子一端的用于支撑压缩机的主轴的主轴承,所述主轴承的朝向定子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靠近所述主轴承的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凸部。
优选地,所述定子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切面结构;
所述定位环位于所述定子的端部,所述定位环对应所述切面结构的位置设置有缺口。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通过设置定位环使得定子固定于壳体,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热套的方式使得定子固定于壳体的方式,可避免热套对定子产生的横向应力,从而避免了因横向应力对定子影响而导致的电机性能下降的问题,保证了压缩机的良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缩机中定子的俯视图;
图3为定位环与定子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位环与定子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定子;21-第一定位槽;22-切面结构;3-定位环;31-第一定位凸部;32-缺口;33-第二定位凸部;4-转子;5-主轴承;6-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在实际应用中所处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1及位于所述壳体1中的定子2,其中,所述定子2和壳体1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定子2相对所述壳体1固定的定位环3。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通过设置定位环3使得定子2固定于壳体1,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热套的方式使得定子固定于壳体的方式,可避免热套对定子产生的横向应力,从而避免了因横向应力对定子影响而导致的电机性能下降的问题,保证了压缩机的良好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定位环3与壳体1通过紧配合固定,定位环3与定子2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首先通过定位结构使得定位环3定位于定子2,然后将定位环3与定子2一起压入到壳体1中,从而通过定位环3实现定子2与壳体1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取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压缩机、转子组件及转子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