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树脂基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1721.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信;苏春;肖峰;朱南康;苏行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1/12 | 分类号: | C08F291/12;C08F212/36;C08F220/56;C08F230/08;C08F236/06;C08F2/44;C08L51/00;C08L97/02;C08L23/08;C08L23/06;C08J9/00;B01J20/26;B01J2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树脂 基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树脂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树脂基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及其聚合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聚合物、烯烃单体、填料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糊料;b)、所述混合糊料进行电子束辐照,得到凝胶体;c)、所述凝胶体进行造粒,得到凝胶体颗粒;之后将所述凝胶体颗粒与热塑性树脂加热混合,得到吸附树脂基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自由调整制得的吸附树脂基材的孔洞大小,且制得的吸附树脂基材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将不同吸附交换性能的功能性基团接枝到本基材上,可获得不同功能的吸附交换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树脂基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高分子树脂广泛用于多种目标物的分离和吸附。根据功能可以包括毛细管或表面吸附、分子亲和相溶的吸收、离子交换反应、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或鳌合等。根据是否存在离子基团、目标物的粒度、疏水性相互作用、亲和相互作用或共价键的形成情况,可将高分子树脂用于吸附或分离目标物。
功能性高分子树脂通常由在吸附树脂基材上添加相应的功能性基团后制成。吸附树脂基材,也叫母体,多采用交联聚苯乙烯材料。此外,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酰胺、聚乙烯亚胺、纤维素衍生物、异丁烯交联共聚物等交联共聚物作为吸附树脂基材的报道。但现有吸附树脂基材普遍存在着比表面积小、机械强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导致由其制备的功能性高分子树脂难以满足某些苛刻工况的应用要求。另外,现有吸附树脂基材在制备时还存在着材料孔洞可调节性差的问题,从而制备的吸附树脂基材难以适用于不同功能性高分子树脂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树脂基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自由调整制得的吸附树脂基材的孔洞大小,且制得的吸附树脂基材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将不同吸附交换性能的功能性基团接枝到本基材上,可获得不同功能的吸附交换树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树脂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及其聚合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聚合物、烯烃单体、填料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糊料;
所述苯乙烯及其聚合物包括苯乙烯和/或聚苯乙烯乳液;
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聚合物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烯烃单体包括二乙烯基苯、丁二烯、丙烯酰胺和烯烃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b)、所述混合糊料进行电子束辐照,得到凝胶体;
c)、所述凝胶体进行造粒,得到凝胶体颗粒;之后将所述凝胶体颗粒与热塑性树脂加热混合,得到吸附树脂基材;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苯乙烯及其聚合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聚合物、烯烃单体、填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0~20):(5~15):(0.5~2):(0.05~2):(2~6):(70~100)。
优选的,所述填料包括无机填料和/或有机填料;
所述无机填料包括碳酸钙、滑石粉、硅藻土、高岭土、二氧化硅、陶土、白土、粘土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填料包括活性炭、秸秆纤维、竹木纤维、蔗渣和豆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混合糊料中还包括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优选的,所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5~2):(10~20)。
优选的,所述电子束辐照的剂量为80~150kG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