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006.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营养 摄入 提醒 方法 及其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有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前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一3D图片,根据所述第一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前的食物包含的第一人体营养含量;
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后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二3D图片,根据所述第二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后的食物包含的第二人体营养含量;
根据所述第一人体营养含量与所述第二人体营养含量获取进食的人体营养摄入量,根据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与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的对比结果,提醒对食物摄入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前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一3D图片,根据所述第一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前的食物包含的第一人体营养含量,包括:
获取双摄像头对所述进食前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所述第一3D图片,对所述第一3D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取进食前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
根据所述进食前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计算所述进食前的食物包含的所述第一人体营养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后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二3D图片,根据所述第二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后的食物包含的第二人体营养含量,包括:
获取双摄像头对所述进食后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所述第二3D图片,对所述第二3D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取进食后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
根据所述进食后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计算所述进食后的食物包含的所述第二人体营养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与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的对比结果,提醒对食物摄入量进行控制,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与所述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进行对比;
若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小于所述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则提醒增加食物摄入量;
若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大于所述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则提醒减少食物摄入量;
若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等于所述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则提醒保持食物摄入量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是通过接收指令进行设置或是根据的人体数据自动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数据。
7.一种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有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装置包括:
第一营养含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前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一3D图片,根据所述第一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前的食物包含的第一人体营养含量;
第二营养含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双摄像头对进食后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第二3D图片,根据所述第二3D图片获取所述进食后的食物包含的第二人体营养含量;
对比与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人体营养含量与所述第二人体营养含量获取进食的人体营养摄入量,根据所述人体营养摄入量与目标人体营养摄入量的对比结果,提醒对食物摄入量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营养含量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食物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双摄像头对所述进食前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所述第一3D图片,对所述第一3D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取进食前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
第一营养含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进食前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计算进食前的食物包含的所述第一人体营养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营养摄入量的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营养含量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食物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双摄像头对所述进食后的食物拍摄后生成的所述第二3D图片,对所述第二3D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取进食后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
第二营养含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进食后的食物种类、数量及体积计算所述进食后的食物包含的所述第二人体营养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0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膜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基于邻域向量PCA的弱小损伤目标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