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裸眼3D显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505.3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正;张艳;赖敬文;宋攀云;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显示 终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裸眼3D显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一般的立体显示装置在观看时,需要佩戴立体眼镜等设备,使得立体显示观看较为不便。基于视差的裸眼3D显示技术,由于在客观上摆脱了立体眼镜等附属设备的束缚,提高了观看的舒适度及拓宽了应用领域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光栅的视差屏障技术作为裸眼3D显示技术的一种,为便于实现2D(2维)与3D(3维)的兼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光栅搭配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技术实现了2D与3D显示兼容,在进行3D显示时,显示屏上排列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光栅启动形成光栅阵列,控制显示屏图像光线的透过,从而将左眼图像分配给观看者左眼,将右眼图像分配给观看者右眼,使得观看者观看到3D图像;而在进行2D显示时,显示屏显示2D图像,光栅关闭完全透光,使得观看者观看到2D图像。
虽然能够实现2D和3D的显示兼容,但是,光栅的驱动会增加较大的功耗,因此,针对兼容有2D/3D显示功能的裸眼3D显示终端,如何优化功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光栅的驱动会增加较大的功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的光栅,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的工作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若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的工作状态由运行状态变为待机状态,则关闭所述光栅;
若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的工作状态由待机状态变为运行状态,则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3D显示模式时,打开所述光栅,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2D显示模式时,关闭所述光栅。
可选的,所述光栅连接有光栅驱动电路;
所述若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的工作状态由运行状态变为待机状态,则关闭所述光栅包括:
若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的工作状态由运行状态变为待机状态,则:
停止对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从而使所述光栅关闭。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3D显示模式时,打开所述光栅包括:
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3D显示模式时,向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打开;
所述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2D显示模式时,关闭所述光栅包括:
当所述裸眼3D显示终端当前为2D显示模式时,向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关闭。
可选的,所述光栅为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基板以及填充在所述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所述两个基板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极;
所述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打开包括:
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向所述两个基板上的驱动电极输出不同的驱动电压,利用所述不同的驱动电压的电压差控制所述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使所述光栅打开;
所述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关闭包括:
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向所述两个基板上的驱动电极输出相同的驱动电压,利用所述相同的驱动电压控制所述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使所述光栅关闭。
可选的,所述停止对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从而使所述光栅关闭包括:
设置待机状态光栅驱动参数;
调用预设的光栅驱动电路控制程序,所述光栅驱动电路控制程序读取所述待机状态光栅驱动参数,根据所述待机状态光栅驱动参数停止对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从而使所述光栅关闭;
所述向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打开包括:
设置运行状态3D模式光栅驱动参数;
调用所述光栅驱动电路控制程序,所述光栅驱动电路控制程序读取所述运行状态3D模式光栅驱动参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3D模式光栅驱动参数对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控制所述光栅驱动电路打开所述光栅;
所述向所述光栅驱动电路供电,通过所述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光栅关闭包括:
设置运行状态2D模式光栅驱动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