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逆反射系统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3018.9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谢俊;向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06 | 分类号: | E01F9/506;E01F9/524;E01F9/55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长大 隧道 逆反 系统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逆反射系统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是超速行为,而高速公路超速行为70%为速度错觉诱发(速度感不足)。隧道内追尾及撞侧壁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则是距离感缺失,不能准确判定车与前车距离以及车与侧壁距离,产生严重的错觉。同时驾驶员行车轨迹偏出当前车道,车道保持能力不足,重要诱因是方向感不足。同时在隧道群中行驶,尤其在长大隧道中,隧道内部照度低,信息单调且缺少变化,容易引起驾驶员的视觉疲劳,行车的舒适性差。
逆反射技术日渐成熟,相对于传统照明而言,逆反射照明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方式。逆反射概念是指反射光线从靠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利用上述光的逆反射原理,通过人工技术合成,就形成了可以实现光线逆反射效果的新型材料——逆反射材料。逆反射照明是通过逆反射材料增加障碍物的局部亮度及对比度,从而提升障碍物的视认性。反光环作为逆反射材料近年来在贵州、浙江等地的应用,其对提升隧道轮廓、提升方向感,增强诱导性等功能也得到认可。
公路隧道逆反射系统是将逆反射技术应用到隧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以达到提高视距,提升局部亮度,改善隧道视认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并减少能耗等目的。公路隧道的传统照明为在隧道上部安装照明灯,照明能耗高,且对隧道路面信息的视认帮助不大。故需要一种能提高隧道路面局部亮度,且能耗低,并便于后期养护的照明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逆反射系统设置方法,将隧道分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中间提醒段与出口段进行设计,在不同分段采用不同频率组合的差异化设计,主要为高频(猫眼道钉及轮廓标)、中频(反光环或反光条与侧墙诱导标)、低频(反光环、地面音符标线),根据隧道不同路段的驾驶员的视觉需求来分别进行逆反射系统设置,以满足驾驶员的视觉需求,提高驾驶员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逆反射系统设置方法,在限速为60~80km/h的长度大于1000m高速公路隧道上,将长大隧道依次分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中间提醒段与出口段,入口段与出口段为进入隧道后100~150m左右的路段,过渡段为入口段后200~300m的路段,中间段为隧道中部的路段,其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入口段与出口段,分别使用中频反光环、中频侧墙诱导标、高频轮廓标、高频猫眼道钉的组合设置;
步骤二,在过渡段,使用中频反光环、中频反光条、中频侧墙诱导标、高频轮廓标、高频猫眼道钉的组合设置;
步骤三,在中间段,使用低频反光环、低频音符标线、中频反光条、中频侧墙诱导标、高频轮廓标、高频猫眼道钉的组合设置,在中间段连续设置两道彩色的反光环作为中间提醒段。
步骤四,对于2000~3000m隧道,则可每1km设立一个主题色提醒段,每个提醒段连续设置两道彩色反光环(相邻提醒段采用不同的主题色);
步骤五,对于特长隧道(>3000m),则可每3个中间提醒段设立一个疲劳唤醒区,长度为200~400m,使用彩色低频反光环、低频音符标线、彩色中频反光条、中频韵律型侧墙诱导标、高频韵律型轮廓标、高频猫眼道钉的组合设置。
进一步而言,步骤一中反光环采用宽20cm,与隧道轮廓一致的铝板或不锈钢做成,迎行车面粘贴一层超强级反光膜,在隧道入口10m处开始沿隧道内轮廓侧壁安装,其设置间距为30~60m/道,在入口段与出口段设置3道,侧墙诱导标在隧道侧壁内轮廓安装,高度为2~3m左右,设置间距为30~60m/道,轮廓标设于隧道侧壁及检修道上,设置间距为6~12m/个,猫眼道钉底部圆盘安装进道路两侧的沥青混凝土道路上,设置间距为6~12m/个。
进一步而言,步骤二中反光环采用宽20cm,与隧道轮廓一致的铝板或不锈钢做成,迎行车面粘贴一层超强级反光膜,沿隧道内轮廓安装,其设置间距为60~120m/道,在侧壁下部设置反光条,设置间距为60~120m/道,反光环与反光条采取间隔设置方式,侧墙诱导标高度为2~3m左右,设置间距为 30~60m/道,轮廓标设于隧道侧壁及检修道上,设置间距为6~12m/个,猫眼道钉底部圆盘安装进道路两侧的沥青混凝土道路上,设置间距为6~12m/ 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