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3094.X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玲;何雨烛;冯冬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B64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门 范围 加载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飞机载荷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固定在舱门上的滑槽、放置在滑槽内的配重块、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悬挂支架铰接的连杆以及设置在舱门上的应变片,通过开闭舱门,使配重块随舱门开闭而在滑槽内滑动,配重块沿舱门法向的分力随舱门打开角度的变化不断变化,实现变载加载,配重块沿舱门切向的分力通过连杆传递给悬挂支架,应变片反馈实际应力数据,判断实际应力数据是否小于等于许用应力,采用重物模拟舱门在打开时受到的迎风载荷,门体运动过程中,重物随动,垂直于门体方向的法向力也在变化,从而实现变载荷加载的目的,省掉了作动筒、降低了复杂程度,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载荷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登机/跳伞门在空中打开关闭过程中要承受一定的气动载荷,而且气动载荷随门体的开启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是一种变载荷。
目前常用的舱门加载技术有两种:一是在门体上粘接帆布袋,帆布袋上套销棒,再通过拉销棒的方式将载荷施加于门体,此加载方式仅适用于静载,不能在门体运动时施加;另一种是通过作动筒牵拉(或推压)门体,由于单个作动筒载荷的施加点较为集中,会引起局部高应力,不能准确模拟气动载荷的分布情况,而且对于大曲率外形此种加载方式需要多个作动筒配合并行牵拉,其转换机构复杂,成本高,协调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舱门为旋转开启舱门,该随动加载试验装置包括:
滑槽,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舱门外蒙皮上,滑槽设置有多条且沿飞机航向排列;
配重块,其放置在滑槽内,每条滑槽内均放有多个配重块,配重块之间通过钢索连接;
连杆,其一端和位于顶端的配重块相铰接,另一端和位置固定的悬挂支架相铰接;
应变片,其设置在舱门外蒙皮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舱门的外蒙皮上设置应变片和滑槽,在滑槽内放置多个互相之间通过钢索连接的配重块,将位于顶端的配重块通过连杆和悬挂支架连接;
步骤二,开闭舱门,配重块随舱门开闭而在滑槽内滑动,配重块沿舱门法向的分力随舱门打开角度的变化不断变化,实现变载加载,配重块沿舱门切向的分力通过连杆传递给悬挂支架;
步骤三,应变片反馈实际应力数据,判断实际应力数据是否小于等于许用应力,若是则舱门合格,否则不合格。
本发明提供的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采用重物模拟舱门在打开时受到的迎风载荷,门体运动过程中,重物随动,垂直于门体方向的法向力也在变化,从而实现变载荷加载的目的,省掉了作动筒、降低了复杂程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舱门大范围随动加载试验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滑槽 1,配重块 2,连杆 3,钢索 4,悬挂支架 5,舱门 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