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5645.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传感 解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解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纤光栅传感解调领域中,现有的常见解调系统包括可调谐光纤F-P滤波系统、非平衡的M-Z干涉系统、匹配光栅系统及边缘滤波系统等,这些系统给涉及多种光学模块,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小型化。
其中,可调谐光纤F-P滤波系统的非线性及重复性差影响解调精度,并且当增加光源的扫描频率时,光纤光栅反射信号的边模抑制比将明显降低,进一步提高解调难度。而非平衡的M-Z干涉系统由于参考臂与测量臂的光程差需要严格受控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且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动态参量的测量,无法实现恒定参量的解调。匹配光栅系统要求参考光栅与测量光栅有完全一致的性能参数,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很难实现的,进而导致该方法的降价空间很小。对于边缘滤波系统,耦合器的耦合比与滤波器的稳定性将严重影响解调结果的精确性,使这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由于目前的解调系统大多采用离散的光学器件,无法应用到集成光学器件,实现模块化的解调,从而陷入解调系统体积大、成本高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尤其适合小型的解调系统,可减小系统体积,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包括光源、光环形器、传感器件、光谱分析仪以及计算机,
所述光源用于实现光源的连续输出;
所述光环形器连接光源,用来将光源发出的光发送到传感器件,再将传感器件反射的光信号传输至光谱分析仪,所述光谱分析仪包括探测器以及采集器;
所述探测器连接环形器的输出,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采集器连接探测器,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采用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通过调节注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的输出波长,从而在注入电流连续变化的条件下,使光源实现连续的波长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件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可根据布设需要进行个数及路数的拓展。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采用PIN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器使用AVR芯片ATmega16L-8AI实现数据采集功能。
进一步的,当光源功率较大时,可采用光纤耦合器替代光环形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解调系统难以实现小型化、轻型化、模块化的劣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探测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集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采用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调节注入电流大小改变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的输出波长,从而在注入电流连续变化的条件下,使光源实现连续的波长输出;采用的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代替了传统解调系统中ASE光源与滤波器的组合,是本系统实现小型化的关键;这种激光二极管体积小,基于集成,可通过外界注入电流大小的改变,实现输出波长的连续调节;
光环形器:与光源连接,用来将光源发出的光发送到传感器件,再将传感器件反射的光信号传输至探测器;当光源功率较大时,可采用光纤耦合器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5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