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籽制油综合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6058.9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楚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C11B1/04;C11B3/00;C11B3/1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制油 综合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茶籽制取油茶籽油的综合利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酶法制取油茶籽油及其废水清洁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油料作物。全国年产油茶籽60万吨,其中湖南、江西两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油茶籽的茶皂素含量约为8.0-12.0%,其含油量高达35.0-60.0%,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特别是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达90%以上,且还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作为高档油发展潜力极大。茶皂素,又称茶皂苷、茶皂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发泡、乳化、分散、湿润等作用,并具有抗渗、消炎、镇痛、抗癌等生理活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农药等行业,经济价值较高。
茶籽油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浸提法。压榨法可以保持产品的特殊风味。但此法残油率高(7-10%)、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动力消耗大,而且饼粕中蛋白质变性严重,只能用作肥料,造成大量优质植物蛋白的浪费。与之相比,浸出法生产效率高且残油率低(1-4%)。但浸出法也有不足之处:设备多、投资大;毛油成分复杂,需要严格的精炼处理,油品风味损失大;湿粕在高温脱溶过程中变性大;对于含油率高的油料种籽,采用直接浸出法溶剂回收系统负荷大;使用有机溶剂增加了工艺的繁琐性、降低了生产的安全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成品油中残留的微量有机溶剂对人类健康不利。也有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的预榨-浸出法,即将原料中70-80%的油先用压榨法压出,再将剩余的油用浸出法提取出来。预榨浸出法虽然提油率高(粕残油率1%以下,粉状料2%以下),但提油过程不同程度引起蛋白质变性,从而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且溶剂浸出过程需脱溶剂,设备多,投资大,污染重。相比之下,水相提取法条件温和、设备简单、环境友好、油品质高,但因为较易引起大量的乳化导致清油得率不高。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等。其中,水浸提法的生产工艺、设备简单,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和残渣,后续分离困难,产品纯度低,能耗大。有机溶剂提取法主要是醇提法,常用甲醇提取和乙醇提取,因甲醇溶剂不仅易燃易爆、沸点低,且毒性大、安全生产要求高。水提醇沉法是水提法和有机溶剂法的改进,吸取了两者的优点。水提法杂质多、纯度低,后处理相当困难;有机溶剂法投资大、成本高、工艺复杂。
公开号为CN1010966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茶籽油的方法,以茶籽仁为原料,磨细后加水搅拌成料浆,加淀粉酶或/和纤维素酶酶解后,分离得到茶籽油。该法克服了传统茶籽油提取方法出油率低,非油营养成分损失较多的缺点。
公开号为CN1015693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先用有机溶剂提取茶籽中茶皂素,接着采用减压蒸发回收了茶籽残渣中的有机溶剂再进行水酶法提取茶籽残渣中的油脂,该工艺综合利用并回收了油茶籽中的茶籽油及茶皂素,其提油率为85%,但是能耗较大,未能对油茶籽资源实现高效利用。
公开号为CN1022506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皂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油茶籽仁预处理、水相提取油茶籽油、茶皂素提取和溶剂回收等步骤。该方法提油率可以达到95%以上,茶皂素回收率达到85%以上,茶籽油油品质优良;并且使用乙醇或异丙醇为溶剂,安全无毒,且沸点较低,易于回收重复利用,能降低生产成本,环境友好。
公开号为CN1020108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茶皂素液生产天然洗涤剂原料液的方法,克服了现有茶皂素液去污能力不强的缺点。该方法是将茶皂素液经微生物发酵后获得用于制备洗涤剂的原料液;所说的微生物为能够在茶皂素水溶液中生长,发酵过程中能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细菌、酵母菌、霉菌。该方法选择在茶皂素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对茶皂素液进行发酵,使其产生一系列具有去污效果的酶系,显著提高了茶皂素液的去污效果与去污范围,同时消耗了其中不具有去污能力的成分,也相应提高了茶皂素的去污效果,但该方法是以现有茶皂液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楚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楚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