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外感口苦干呕的药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6791.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6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2;A61P11/00;A61P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方 治疗 外感风寒 杏仁 厚朴 仙鹤草 炙甘草 重量比 党参 白芍 半夏 苍术 柴胡 陈皮 大枣 桂枝 黄芩 口苦 云苓 生姜 中药 | ||
一种治疗外感口苦干呕的药方,所述中药的组成和重量比为:柴胡30克,半夏20克,党参20克,炙甘草20克,黄芩30克,生姜50克,厚朴30克,杏仁20克,云苓20克,苍术20克,陈皮15克,桂枝20克,仙鹤草30克,白芍20克,大枣6颗。本发明的优点是:药方无副作用,通过治疗,改善因外感风寒、邪气化热引起的口苦、干呕等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感口苦干呕的药方。
背景技术
普通感冒或称伤风,是指由鼻病毒所引起的鼻咽部单纯性卡他性炎症。鼻病毒有很多类型,可有头痛、不适、畏寒,少数有低热,咽干痒,鼻及结膜灼热感,也有鼻塞、流涕、咳嗽,病程约7天。少数继发鼻窦炎、中耳炎,或使慢性支气管炎及气喘急性发作。治疗以对症施治为主。
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常引起口苦等症状。《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即是。
饮食不规律,吃饱后剧烈运动也有可能引起口苦。而这原因是由于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没有消化,容易产生湿热,从而引发口苦现象,但是同时也会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症状表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外感口苦干呕的药方,所述中药的组成和重量比为:柴胡24-36克,半夏16-24克,党参16-24克,炙甘草16-24克,黄芩24-36克,生姜40-60克,厚朴24-36克,杏仁16-24克,云苓16-24克,苍术16-24克,陈皮12-18克,桂枝16-24克,仙鹤草24-36克,白芍16-24克,大枣6颗。
优选地,柴胡30克,半夏20克,党参20克,炙甘草20克,黄芩30克,生姜50克,厚朴30克,杏仁20克,云苓20克,苍术20克,陈皮15克,桂枝20克,仙鹤草30克,白芍20克,大枣6颗。
药理作用:
柴胡,又名地熏、山菜、菇草,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等作用。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的功效。
黄芩,又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生姜,又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厚朴,又名紫朴、紫油朴,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云苓,又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苍术,又名赤术、枪头菜、马蓟,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陈皮,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桂枝,又名玉桂,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